学医难,学中医尤难。
一个好中医必然是一个好学者,上医医国,下医医病。不为良相,则为良医。
中医基础理论的奠基之作黄帝内经成书于战国至秦汉,那是中国最热闹的年代。群雄逐鹿,百家争鸣。儒家,道家,佛家,法家,阴阳家……这些学术是想都不同程度的被医家借用,或做为说理工具,或做为养生观点。
学中医必须学习中国文化,一个好的中医不仅是个医生,更应是个学者,历来就有儒医,道医,佛医。
中医经典时隔太久,文义晦涩难懂。必须逐字逐句研读,考据求证。例如伤寒论讲的心中懊恼是什么感觉?淅淅恶风是什么意思等等,都得搞清楚,这种治学态度正是一个学者该有的素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