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佛、儒、道专题行者智慧
带着疑情 自身的事要有敏感度

带着疑情 自身的事要有敏感度

作者: 0b9d6921c540 | 来源:发表于2018-07-05 17:14 被阅读2次

    佛法是觉悟的法,在于生命内在的觉醒。于诸佛法明了智,对一切佛法都能明了,觉悟的方法都能通达。这是十住位的第二个智慧。我们容易掉入知识的领域,用知识的方法来探讨佛法,绝对得不到,对佛法的了解就很难掌握。

    佛法是觉悟的法,首先要找方法,要有方法。知识,比如说老师他懂得,就要想老师他怎么懂得?不要说“将来我只要当老师,我也会懂。”有很多老师就不懂,懂没有用,要有那个方法,老师是怎么做的才重要。

    同样的觉悟,有没有到达的方法?要带疑情,释迦牟尼佛当时也是母亲怀胎所生的,他怎么能够开悟成佛?孔夫子也是母亲怀胎十月生下来的,他是怎么样成为圣人?那个关键在哪里,方法在哪里?要去找那个方法。不是学那些形相,是学那些心的轨迹,怎么样成就?!

    今天学佛了,在人生的旅途当中,在追求什么?自己要去感受!在人生旅途里的奋斗,攸关于每一个人,自身的事,自己要有那种敏感度,在人生旅途里,注意到什么。有些人站在那里,看起来就很有气质;有些人站在那里,看起来就好象一堆肥肉,差别在哪里?总体的成绩来讲,就有一种讲不出来的感觉,要去看那是为什么!

    对我们自己,能不能去留意,我今年跟去年变了多少,进步了多少,烦恼减轻了多少,快乐增加了多少?应该可以感受到,假如连这个自己本身的事,都没办法感受,那外面的事更不用讲。

    这个觉悟,是指我们自己觉醒的部分。这个方法、这个媒介、这个能力,都要清清楚楚,这叫明了智。修行要注意,这个部分,所,暂时不要管。要从能下手。能是什么?自己马上要去找,能,那个能力在哪里,我有没有这个能力,我是从哪里表现出来的?我能表现的是什么?我能控制的是什么?我要把这股力量运用到哪里去?这就是修行。这个地方,能够找到,那佛法的明了智,已经抓到了重点。

    修学上面它事实上并不抽象,它很具体。可是我们不知怎么下手,好象始终抓不到重点。这就是我们要检讨的地方。有的人讲到最重要的地方,好象要睡着了一样。为什么?自己要能警觉到,要有这种状况的话,就表示说到了这样的程度,我有一种爬不上去的感觉,那个叫障道因缘。每次到那里,就被一层雾一样,把你遮住了。

    要知道,当我们有这种障碍的因缘的时候,要想办法 把它除掉。两个方向:第一个、饮食习惯、生活起居,要注意改。饮食习惯、生活起居,它会让我们脑筋产生昏沉的现象。有些人虽然没读书,不要紧。读书不会障道,不读书也不会障道,不用担心。障道的是自己生活起居那个习惯不对。

    大鱼大肉的人有障碍,讲到最重要的时候,他刚好大鱼大肉的养分使他精神亢奋,需要冷静下来,他冷静不下来,那就障道了。这个时候多吃素,有帮助,就要这样改变了。有的人喝酒,喝咖啡茶这一类,会有刺激,对需要冷静时,都有障碍。

    同样的,有些人太过昏沉,营养不良,全身365个关节,大概有很多种种病,他还要日中一食,每天只睡四个小时,又要不倒单。他整天在那边应付他的昏沉、痛苦都来不及了,他还有什么体力可以修行呢。这个时候,要增加他的营养份。这都是生理上的部分。

    第二个、要从做功课方面,增加自己的资粮道。除了上面那些以外,可能有所谓的宿世恶业的因缘会障道。就好好拜忏。拜忏大概你也不会拜,我们只能够说“你就好好做功课,累积资粮道,多诵经。”拜佛当然要拜,怎么拜,自己去摸索。诵经、念佛、持咒都需要。经过一段时间以后,自然就会明白,不是什么无形的阴的来障你的道。

    一个发心学佛的人,没有那些那些障碍。他的障碍有两种,一是助道资粮不足,就是说学佛的习惯还没养成,所以在看佛经听佛法的时候,会有一个地方听不懂;二是体能没有调整好,不是过高,就不是过低,不正常。

    自己从生理、心理慢慢去调整它。这是自己在修学中一个很重要的一个基础,对于佛法的认知!(海云继梦师讲演华严,圆明心要笔记Ⅱ53-3)

    愿超越一切的平静与你同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带着疑情 自身的事要有敏感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cuuu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