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鸿鹄”到“耄耋”

作者: 林林飞扬 | 来源:发表于2019-04-01 15:19 被阅读118次
从“鸿鹄”到“耄耋”

国人爱面子,生怕读错音,所以孔乙己才有显摆的机会。

我听老师的话,从小学起就养成了查字典的习惯,但凡遇到读不出来的字,就会翻开《新华字典》,按偏旁部首去查查看。

再大一点,准备了一个专门的本子,专门记录那些晦涩难懂的字,比方说饕餮,耄耋等等。

参加工作以后,这个习惯仍然保持,看到不会的字或者是拿不准的音的字,就要反复的确认一下读音,就是为了不被别人称作“白字先生”。

保持着这个习惯也让我很骄傲,但凡工作中,偶有同事不认识的字,我都能脱口而出,也让我在同事间积攒了不少“粉”,满足了我小小的虚荣心。

去年北大校长把“鸿鹄之志”读作“鸿浩”,着实令国人吃惊。如果是普通人,把“造诣”读作“造纸”,把“别墅”读作“别野”,我们会怎么样,想必会不约而同选择原谅。

出错的是北大校长,很多有名校情节的同胞很受伤。

北大教授出来澄清,因自己是文革时期的学生,中文底子薄弱。听起来情有可原,但是洋洋洒洒解释那么多,何不用这些时间来认真的补补课,不再犯这样低级的错,是不是更好呢?

近日,又惊闻复旦大学的网红教授陈果,把“耄耋之年”读作“毛至”,初闻不能接受。

转而一想,北大校长能把“鸿鹄”读“鸿浩”,复旦网红把“耄耋”读“毛至”,也是南北呼应了吧。

但是话说回来,北大校长和陈果教授犯的是连普通中学教师都不会犯的常识性错误,希望下次北大校长念稿子前要自己过一遍,陈果老师上课之前认真备课,拿不准的查查字典。

读错音好像事情不大,但是伤害了国人的名校情节,真的就严重了。

相关文章

  • 从“鸿鹄”到“耄耋”

    国人爱面子,生怕读错音,所以孔乙己才有显摆的机会。 我听老师的话,从小学起就养成了查字典的习惯,但凡遇到读不出来的...

  • 杂感三

    信道博观老始成,几人能见耄耋生。 休言此子鸿鹄志,彭祖流芳非为功!

  • 从髫年到耄耋,友谊经久不衰

    过去我的生命里有你,现在有你,未来我希望你也能一直在。愿与我一起走过十六个年头,从未间断过联系的你能一直幸...

  • 从“耄耋”“耆宿”说起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在进入到新世纪二十年代后,连那个猖獗一时的时症都已经开始撤退了,但用那些老掉牙的大多数人不认识...

  • 汉语里最让人抓狂的一个字

    大学教授把“耄耋”念成“冒治”,把“鸿鹄”念成“洪浩”,被人齿冷了好一阵子,虽然确实有些丢人,但我们还是应该理解一...

  • 读张萌萌姐《从受欢迎到被需要》原来孝顺父母、爱自己也是高情商

    《从受欢迎到被需要》读书会 姓名: 鸿鹄 时间: 20190823 来自白杨师姐读书会 一...

  • 终身

    从怦然心动到耄耋古稀。

  • 曲子龙:夏虫不可语冰 曲士不可语道

    从“鸿鹄志”到《腾讯没有梦想》,整个周末互联网都在撕着无趣的B,从“文学信仰”到“精神道德”,一夜之间仿佛人类文明...

  • 终身成长‖你的人生可以走多远?

    成长伴随着我们的一生,我们的人生可以走多远? 从呱呱坠地到耄耋之年; 从咿呀学语到侃侃而谈; 从年少无知到年高德劭...

  • 一辈子的长短

    一辈子太长 从呱呱坠地到英姿少年 从壮志青年到力强中年 从中年到耄耋老年 经历多少个春秋 过平凡的生活 乏味的日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鸿鹄”到“耄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cuvb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