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讨好型人格吗?
今天偶然点开《奇葩大会》最新的一期,相信大家都知道少年成名的女作家蒋方舟,她在奇葩大会上坦言自己就是讨好型人格。
她七岁写书九岁出书,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但一路走到今天,她坦承自己一直都是讨好型人格,她曾经也因讨好型人格困扰过,她不敢与人发生矛盾,更不敢将自己最丑陋不堪的一面展现给别人,即使是两性关系里她也没法和人产生“真实的关系”。
她说,“不是我情商特别高,而是我总是在迎合别人,不敢与任何人发生冲突。”
因为她是少年成名女作家,所以在她的工作中,她经常面对的都是比自己年长很多的人,即使她知道别人是胡说八道,她也会恭恭敬敬的迎合说的对说的好,甚至在两性关系中她不会表达自己的不满和愤怒。
直到有一次她接触到讨好型人格这个词时,才发现自己问题的根源。
你是讨好型人格吗?去年,她在东京呆了一年,东京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没有朋友没有社交,也没有人认识自己,这一年里她过的随心所欲。
这中远距离的审视和自省终于治好了她的讨好型人格。
回国后,蒋方舟和一个年长的长辈吃饭时,长辈一个劲教训她时,她终于第一次鼓足勇气对怂回去,并且摔门而出,这一次她特别高兴自己终于骂人了。
你是讨好型人格吗?如今互联网时代,社交网络放大了我们被人评价的范围。似乎每个人都想被别人喜欢,即使是自己不喜欢的人,也希望别人喜欢自己,但是讨好型人格交不来真正欣赏你的朋友。
我们经常翻看朋友圈会发现好多人喜欢晒照片以及自己觉得好的可以分享的东西,我相信大多数人都喜欢别人给自己点赞或者是好的评论,包括我自己以前喜欢发朋友圈也有此心理。被朋友喜欢点赞或者好评就会越发想精心发下一个朋友圈继续被喜欢,有时候甚至为了被喜欢而刻意假装自己过的很好而发朋友圈,这就是一种讨好型人格。
你是讨好型人格吗?蒋方舟反思自己多年的为人处事哲学,发现讨好型人格有两个特别不好的后果:
其一:在与人交往中,因为迎合和委曲求全,自己慢慢会变成一个越来越没有底线的人,等真实的情绪积累到某个临界点时,受伤的只会是自己,而且这种交往得不到真正欣赏你的朋友。
身边这种讨好型人格的人好像还真不少。七度是一个特别乖巧的女孩子,在大学期间特别受人欢迎,她从小喜欢读书,所以一直到大学也保持了看书的好习惯,经常泡图书馆,而她有一个室友因为考试在即也经常泡图书馆,有一次应该是没有带零花钱可是自己又饿了,随即向七度借了零钱,七度借了,想着没事都是室友。
又过几天同样是在图书馆向七度借零花钱,上次的不仅没还,现在又借上了,七度心里想,免得被人说小七被不喜欢依然借了,有了一次两次就有了三次,每一次七度就是不敢与人发生争执怕被不喜欢而忍着自己迎合她。
但是当七度真的遇到困难需要她帮助时,她却做了一个旁人。
你是讨好型人格吗?所以说讨好型人格交不到真正欣赏你的朋友。
其二:做任何事情前总是会思前想后,考虑自己怎样做才能迎合满足所有人的期待,而不是想自己真正的需求。
这点真的很可怕,感觉总是为别人而活,为别人高兴,好像从来不会在乎和考虑自己的感受,这样真的会活的特别累。
这让我突然觉得从前的自己也是这种讨好型人格,只要所有人高兴,迎合所有人,哪怕难过伤心苦的是我自己,我也会去做。
我以前是一个很不会吵架,也很为别人想的孩子,曾经有一次和男朋友吵架,因为他做错了一件事(他不觉得自己错),虽然我很生气很想训他,但是又怕自己的话伤了他,给他心里留下自卑感,思前想后居然为了迎合他,我承认了错误,一个劲给他道歉,真的就是忘记了自己的需求和愤怒,迎合了他。
后来,我慢慢意识到这样的自己活的太累太辛苦了,不会再为了被人喜欢而做乖乖女,也不会刻意去讨好迎合任何人,做了自己,有吵有闹,有欢笑也有哭泣,真性情的自己终于回到了本真。
你是讨好型人格吗?别人对自己喜欢与否,评论好坏与否,不是靠自己的讨好去赢得,而是靠你给社会提供了多少价值。如果你的朋友甚至其他的光环标签都是以讨好为代价,那这一切不要也罢了。
这个世界,每个人于别人来讲都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重要,这个地球离了谁都会正常运转,所以有时候别把自己太当回事,也不能完全不把自己当回事。
你要学会的是讨好自己,让自己努力成为最优秀的人,等你有了这种底气就再也不会去委屈自己讨好别人来获得被喜欢。做自己,讨好自己最重要。
你是讨好型人格吗?
你是讨好型人格吗?我是Sylvatily,一个爱折腾的女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