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887287/bd219c4109bc13a3.jpg)
你有过与陌生人难忘的偶遇经历吗?
比如两个人在图书馆同时选中一本书,相视一笑?
或者当你孤苦无助的时候,正好一张明媚的笑脸望着你,一双温暖的大手伸向你?
又或者,你在咖啡厅里遇见对方很好看的侧脸,于是偷偷用手机拍了下来......
这些好像都是偶像剧里的情节,可是现实生活中,我们与陌生人之间的偶遇故事是怎样的呢?
偶遇一:
晚上18点多的时候,我穿上运动鞋准备出门跑步,一路小跑着出了小区大门,然后向右拐,沿着大马路跑了起来。正当我心情美美的跑步时,忽然,我听见右手边一个人喊我“哎,女孩儿,你是在跑步吗?”我停下脚步望去,只见一个穿着白衬衫和黑色西装裤,正抽着烟的平头中年男子看着我,他的脖子上挂着链家的工作牌,我心想他应该是房地产中介吧。我迟疑的走近他,回答道“是的啊,我在跑步”。然后他就打开了话匣子,说他也喜欢晚上跑步,经常一个人,希望以后和我一起夜跑,并让我存了他的手机号码,一再确认我给他的手机拨了电话后,还说以后会打电话给我等等。我不想多说什么,含糊的回应之后便赶紧跑开了。
偶遇二:
去年春节放假返乡时,我坐在火车站的候车室里等车,因为不想浪费时间于是就拿出随时携带的一本书看了起来。这时,坐在我右边的男生过来搭讪“你看的什么书啊?你也喜欢看书吗?”我把书的封面翻过来让他看,然后和他聊了几句。后来,上火车了,由于我们俩都没有座位,凑巧又是同一个方向,所以就站在同一个车厢,他主动把他带的泡面分享给我,又和我聊起他们公司的事情。再后来,我们加了彼此的扣扣号,现在我已经很久没有和他联系。
生活中不经意的就会遇见他人,有些偶遇让人觉得很美好,可是有些偶遇着实让人担心犹豫。对于偶遇一中的那位中年男子,我不确定他是百分百的好人,只是简简单单的想找一个人约跑而已。而对于他之后加我微信的申请,我也没有通过,我不想过多透露私人的信息。而对于偶遇二中的男生,是在聊天中,感受到与对方的思想,价值观不同,所以没有更多深入的了解。
这些事情,其本质问题是信任及相处之道,那么顺着这个问题思考下去,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我们会选择愿意去信任一个陌生人,并且和对方成为持久的朋友呢?
首先:整体外表形象需过关。
当我们对一个陌生人什么都不了解的时候,我们的信息来源就只能从对方的外表形象来获得,比如穿衣风格,搭配,当然还有颜值。记得曾经看过一个视频,就是一个没有化妆素颜的女孩子上街去向陌生人借钱,结果所有人都拒绝了她,而第二次当她化完妆,以美美的形象去向陌生人借钱的时候,大家都愿意借钱给她。从这个测试实验,我们就可以很明显的得出结论:拥有漂亮整洁的外形更容易取得陌生人的信任。
其次,待人接物的表现情况,即肢体语言和说话方式的重要性。
在说话方式上,销售人员应该很注重这一点,因为不同的话术,往往对客户的劝说可以起到完全不同的效果。而同一个话术,不同的人去说,结果依然大相径庭,这是因为陈述者的肢体语言动作不同。一个善于对客户循循诱导的销售,他的整个身体动作和语言都是统一的,这包括说话的语调,脸部表情,身体的动作等等。我们不用练成销售那般的专业水准,只需要在和对方说话时,让对方感觉到舒服就好,而不至于对你的话题不感兴趣或者对你的口若悬河感到怀疑。
第三:初次相识把握谈话分寸。
即不过分的问及对方的私人信息,感觉像侦探一样,容易使对方没有安全感。双方应该是平等的,而关系的递进也是需要一步一步来,不可急于求成。尤其是碰到自己喜欢的男神女神的时候,请保持矜持,即使心里激动的不要不要的,表面上也要沉住气。如果让别人轻易的就可以了解你的内心想法那么就是暴露自己的智商,容易被对方判断为你比较轻浮。
第四:设身处地的为对方着想,而不是一味的满足自己对对方的好奇之心。
没有必要一次性的把对方从出生到现在的故事都问个清清楚楚,可以有意的制造第二次,第三次的见面机会,使得两个人的相互了解成为循序渐进的过程,让对方真切的感受到你对话题的关心和聆听。
这样思考之后,想到我的偶遇故事,关于那位中年男子邀请和我一起夜跑的时候,我的内心是拒绝的。我无法去完全信任一个陌生人,需要有更多的了解后才可以做出这一决定。而对于火车站遇见的男孩,通过沟通我们的共同话题比较少,所以之后的联系主动减少。
那么,当我这样去评价对方时,对方也在评价我的表现,评估我的可信赖程度,我的表现又可以打几分呢?我的着装是否合适,我的语言表达是否清晰,我的谈话是否令对方感到愉快,我的肢体动作是否礼貌等等。
意识到这些问题,我们在下次和陌生人偶遇时需要更加谨慎了。因为,换位思考,我们更愿意做一个值得被信赖的人,做一个被别人喜欢的人,不是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