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应该算是经济学领域的必读书目了,今年刚发版。作者吴乐旻1985年生人,非常年轻,但是这本著作相当老练,不禁咂舌称赞,如果你说这本书是一位花甲教授所写,我一点都不会怀疑。这是一本非常专业的经济学领域的图书,所以阅读门槛非常高。起初看了一小段差点想放弃,那感觉比今年过年时看“乡土中国”的感觉更厉害,还好坚持下来,即使非常努力的咀嚼,也只是勉强不掉队,勉强理解了三四成。不过得益于作者逻辑缜密的推理,孜孜不倦的解释,本书大致脉络算是有了一些理解。如果不是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如果平时喜欢看看小说文学,那这本书要做好被虐的心理预期。此外,还有非常多完全看不懂的图表公式,前段还能耐心研究研究,后面直接略过,不过也不用担心,图标只是为了让文字描述更加清晰直接,就算放弃图表公式,同样能够通过文字理解作者的意图表达。
有几个非常核心的关键字,贯穿本书始终。马尔萨斯理论,这正是本书的开篇,也正是作者想要驳斥的理论。所谓马尔萨斯理论简单来说就是:富则生,穷则死,人多则穷。意思是人类(或种群)社会进入富裕状态时,因为实物富足,就会多生孩子;但是随着人类逐渐增多,人均福利(人均口粮,人均生存成本)就会捉襟见肘,人口会随之减少(比如饥荒饿死),所以人只要一定社会就会变穷。人减少之后,社会生存成本没有变化(比如人均获得土地变多),那就会让人类重新进入富足的状态,以此循环往复,这就是马尔萨斯理论,或者马尔萨斯陷阱。因为马尔萨斯陷阱的存在,人类社会经过几百万年一直处于贫穷的状态(相对于1800年工业革命后全球经济快速崛起、人均收入快速提高的状态),即使一万年前工业革命之后,人类仍有一万年的时间处于贫穷状态,这都是马尔萨斯陷阱所导致的结果。基于这个理论,作者不禁提出,几百万年的贫穷,为什么工业革命之后,全球经济能够快速崛起,到底是什么原因在推动,能够抽象出理论模型,如果确实存在这个模型,按照周而复始的原理,人类社会是否会再次迎来黑暗时代,如何避免。基于这些怀疑,作者终于开启了本书,进行了思维严密的推理论证,最后得出的结论是,马尔萨斯理论是错误的。
关键字除了马尔萨斯理论,还有族群竞择理论,那马尔萨斯理论为什么错误,正确的理论是什么。实际上抽丝剥茧,导致马尔萨斯理论的核心原因,是族群竞择理论。因为马尔萨斯理论有一个严重的问题,在作者看来,除了生存品部门以外,还有效用品部门。生存品就是维持基本生存的东西,比如粮食。效用品就是能起到一定效用的物品,比如不灵不灵的钻石项链,可以让人类更漂亮,但是对于生存却毫无用处。在作者的理论模型中做了两个部门的分类,而马尔萨斯理论只考虑到了生存品部门,同时因为族群之间的相互移动(生存品为主的族群会移动到效用品为主的族群),从而导致移入族群人口庞多,按照穷则死理论,移入族群面临人口减少风险,这个过程会组织效用品的持续增长,这就是族群竞择理论,应该说作者对马尔萨斯理论进行反驳和细化。
此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文明和生存的竞争,作者定义为刘慈欣陷阱(三体的作者,因为他说给岁月以文明,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所谓刘慈欣陷阱,就是人类社会的文明和生存发生冲突的时候,竞择会倾向于生存,而文明的发展得以被束缚。这里补充一下,如果人类要摆脱贫穷陷阱,不能只满足于生存品需求,而要更高的追求效用品需求,现代社会来看,效用品发达了商业,提高了收入,也提高了人均幸福度,这就是工业革命的最大成就。所以刘慈欣理论终极解释了,当文明和生存互相矛盾时,在竞择面前,生存会压制文明的发展。
综上,引出本书核心论点,人类长期处于贫困陷阱的理论模型不是马尔萨斯模型,而是马尔萨斯-达尔文-刘慈欣模型。这个模型就是把上面三个观点结合起来,逐步细化,抽丝剥茧。人类的贫穷陷阱最先被影响的事刘慈欣陷阱,其次才是达尔文陷阱(也就是上面说的族群竞择,类似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最终的表象才是马尔萨斯陷阱。
绞尽脑汁写下上面一段,一口气完成。在写这篇随笔之前,我几乎都没有任何思路,书中涉及经济学专业知识太多,甚至做不到得其皮毛。至于上面的内容,已经是我最大的认知和总结能力了。
最后再说下,尾声和后记部分我没看,大都是原文内容的补充或者讨论,不是核心论点,再加上我想快点结束开始下一本书,所以就偷懒没看。到最后的章节稍有遗憾,因为理论模型的推理本身没有意义,将模型应用于现代社会,从而得出未来发展规律才是核心价值。但是结尾有点仓促,至于马尔萨斯模型的贫困陷阱是否存在,什么时候会发生,如何避免等终极问题,我似乎没有看到太多(但是在某些因素下,确实有可能发生),对于这一点,稍有遗憾。对于书名,因为达尔文写了物种起源,论述物竞天择的进化论,这本书是关于富裕和贫穷的历史进化探究,所以作者取名“富”种起源,并且也设定了达尔文陷阱,以及竞择的观点。
啰里啰嗦说了这么多糟粕之言,实在不能代表本书的实力。本书的循循善诱,缜密推理,推陈铺新,确实让人叹为观止。之后我一定会在读这本书,倒不是为了研究所谓的理论模型,对于这本字字珠玑的经济学书,每个章节都能有所收获,常读常新,以弥补自己的愚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