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习惯三:要事第一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习惯三:要事第一

作者: 慢时光慢时光 | 来源:发表于2024-03-16 23:54 被阅读0次

        时间管理这个概念,大家并不陌生,以重要性和紧急性两个维度来分成四个区域,将事情轻重缓急程度不同分布到四个象限,这就是时间管理矩阵。

时间管理矩阵

        时间管理矩阵并不是厉害的大师突然间想出来的,它有自己的演变历史,经过不断的实践完善发展为现在大家常见的模样。


              时间管理矩阵历史

        第一代时间管理理论:着重利用便条备忘录,在忙碌中调配时间与精力。

        第二代时间管理理论:强调利用日程表,反映出规划未来的重要性。

        第三代时间管理理论:正在流行,讲究优先顺序,设定短中长期目标,月周日目标做好分配规划,争取最高的效率,但是这一理论过分强调效率把时间绷得很紧,容易产生反效果,失去一些弹性空间和意外惊喜的机会。

        第四代理论就是开篇提到的时间管理矩阵,已被广泛应用。


              个人时间管理体验

        我个人对时间管理的做法精力,恰好契合了时间管理理论的发展历史。毕业之初,没有太多时间管理的概念,奉行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的观点,办公桌上会放一个便签纸,有了新任务随手记录,以免事务较多时会有遗漏。后来用带日历的笔记本,按周月天计划。再后来,同事送了一本带时间的日记本,精确到每天几点几分,这个记录方式践行的时间最短,因为除了每天时间卡的很死之外,记录这个表格本身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最后就是我现在在用的记事,实际上就是电子版的台历,区分工作日休息日,加入几行任务栏,每周做一次填写,会预留一部分时间处理突发或临时交办事情,每天检视当天任务完成度,能合理分配一周的时间,月度工作总结也是很好的回顾素材。

        现在春节假期结束,根据年前定好的工作方向具体制订工作计划和行动表,并把更细项记录到记事本中,多个项目错开时间分配重点,避免某些月份过度集中,边时间边微调。

        时间管理的第四个理论,产出产能平衡,是我接下来需要关注的,从效率提升变成效能提升,在自己有限的时间里争取做到效能最大化。

古典对时间管理矩阵的分析

            书中的实用小案例

        领导安排一个临时的工作,大概需要三天左右,给到一个同事的时候,这名同事没有拒绝,而是拿出了自己的月度工作表,对领导说:“您看看,我手头上的工作日程表是满的,这里的几件事是咱们之前确定要做的,您刚刚说的这个工作大概需要三天时间,您看看现有的哪项工作可以相应延后?”领导看了看,最后决定这个新任务另做安排,这就是有效运用了时间管理来处理多任务案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习惯三:要事第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dlba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