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今天如何做教师教师园地 孩子福地村小教师成长计划
倾听课堂幸福的声音——让学习真正发生在每个学生身上

倾听课堂幸福的声音——让学习真正发生在每个学生身上

作者: 清河061孟晨曦 | 来源:发表于2018-06-14 21:53 被阅读37次

让学习真正发生在每个学生身上,这是我入职后一直所向往的教育,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让每一学生都参与到课堂。当我听完李老师的分享后,才发现自己做的还远远不够。作为一名教师,要为所有的孩子提供高质量的学习机会,不放弃任何学生,要保障每个孩子的学习权利。

倾听课堂幸福的声音——让学习真正发生在每个学生身上

李磊老师将近一个小时的讲解,干货满满,所有的问题都围绕“学习共同体”进行,所有的知识需要每一位聆听着慢慢地消化、慢慢地感悟、慢慢地在实践中检验。“学习共同体”这样一个新颖的词汇对我来说是那么陌生,就像带着一层神秘的面纱,让人想要去探个究竟。

倾听课堂幸福的声音——让学习真正发生在每个学生身上

在学习共同体的建构过程中,核心是“倾听”。但是,倾听不是简单地用耳朵来听,它是一门艺术,不仅仅是要用耳朵来听说话者的言辞,还需要一个人全身心地去感受对方的谈话过程中表达的信息。如今的课堂已不是传统的“一言堂”,更多的是由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构成,而对话有效进行的关键则是倾听,包括教师的倾听和学生的倾听。

倾听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文化。对学生而言,倾听是对别人的尊重,是自己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倾听他人的想法,来思考他的想法和我的有什么不同?他的想法好在哪里?什么地方值得我学习?所有的问题都在倾听中进行深度思考,然后在思考中对问题进行梳理,让学生通过思考真正的参与到课堂。总结来说,可以概括为三部曲:目光注视、自主思考、梳理提升。当一个学生在表达自己的想法时,其他学生能静静地、耐心地听他人的发言并思考,尤其是自己也想要表达的时候,也能控制自己,听完后自己想一想再表达。这就是倾听的艺术,倾听的文化。

倾听课堂幸福的声音——让学习真正发生在每个学生身上

于教师而言,倾听就要放下自己的权威和高姿态,要蹲下身子倾听,当然,在倾听中还需要一份耐心,不打断学生的表达,为学生的表达创建一个有安全感的环境,让学生在教师的倾听中爱上学习。此时此刻,教师的倾听是为了更好地引导,是为了无限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曾经,在课堂上,当有同学在分享自己的想法时,其他同学开始在那里如笼中的鸟儿一样叽叽喳喳,他们或许是在谈论着自己的想法,或许是在借此时机聊天。面对这样的情景,我用上帝的造物论解释为什么人有两只耳朵一张嘴,为的就是少说多听。然后在赋予人文性,当别人在表达自己的想法时,倾听是一种尊重、是一种礼貌。再反思自己,在课堂上是否做到倾听?是否让学习真正发生在每一个学生身上?我应该怎样去倾听课堂幸福的声音?我还能做些什么?

让学习真正发生在每一个学生身上,北京丰台小学做出的改变就是在空间上以U型座位呈现,教师在中间可以兼顾到每一位学生,真正实现面对面的交流、面对面的倾听。在时间上,变教为学,教与学的时间分配为20%+80%。大部分时间是学生先依据核心问题,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自学,产生自己对核心问题的初步认识或产生自己的疑问,在此基础上进行思考和讨论,从而进行深度思考。

在课堂,我依旧是运用的传统的教学方式,课堂就是我提问题,学生回答问题。唯一让我略感欣慰的是我对差生的偏爱,追求完美的我想让所有的学生参与到课堂,参与到每一次的教育活动。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每一节总有同学坐在那说着悄悄话、做着各种各样的小动作,看此只好用吼阻止。特别是那些学困生,因为跟不上进度,索性“破罐子破摔”不听也罢。我也在反思,作为教师,我总是想让后进生恨不得经过一天的“恶补”就能跟上大家的脚步,但这是不现实的。我尝试着让几个后进生为一个小团体,他们是彼此的竞争的对手,每天为他们布置相同的“任务”,看谁率先完成“任务”。或许是因为对手的实力“相当”,让他们会有一些安全感,他们开始慢慢地用自己的方式挑战“任务”。对他们来说,这或许就是一份理解与尊重,一份小小的幸福,一份能让他们走进课堂、走进学习的动力。

有人说,学习共同体其实是自主课堂的更加深入的研究,是为了每个孩子公平的学习权,是让学生不孤单不害怕课堂,也是让学生从各个方面能会思考会学习,最终通过学习的过程完善自我,学会包容与尊重,学会互助与欣赏。不论是怎样的教学策略,倾听课堂幸福的声音,让学习发生在每一位学生身上,我还能做什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倾听课堂幸福的声音——让学习真正发生在每个学生身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dlye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