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负苍天展翅翔,
光明恰在正前方。
激情涌现遐思里,
奋斗人生益自强。
看了简书创作者网红作家蒋坤元老师的哲理散文《要什么感觉》后,我想起苏联著名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名言: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一个人的生命应该这样度过: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更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他在临终前才会说:我已把一切都献给了为人类解放而奋斗的美好事业!
这虽不是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原话,但却是这个意思。我读完作家的文章,我觉得他的文章的主题思想跟奥斯特洛夫斯基的话很相似,因此我吟诗一首,说出了他想说的话。
作家这篇文章写得好别致,他用表哥没钱还赌博泡歌厅浪费钱财,跟渭塘首富省钱过日子对照着写,再写到自己停车在歌舞厅前被人误解,其实他没有高消费,那些舞厅和歌厅更没有他的身影。
作家要的感觉跟一般男人是不同的,他在不辞劳苦地为自己创办的企业而努力奋斗之余,仍不忘初心地勤奋耕耘在写作园地的沃土上,这才是让他感到人生充实的希望之所在。
作家的这篇文章,当然还是他的简洁朴素的风格,字里行间跳跃着他的真情实感,充分运用他的口语,使他的文章飘溢着清新醉人的泥土芬芳。
这篇文章最明显的写作特征是,作家擅长用他的夹叙夹议,来拓展文章,文章的基调就很像一个聪明睿智的长者,在跟人如数家珍娓娓道来地拉家常,这就让他跟读者拉近了距离,使人们觉得作家不是高高在上地跟一般的读者,作些空洞无力的说教,而是让读者备感亲切,对近在眼前的文章触手可摸,爱不释手地非要把文章从头看到底。
这就是作家的文章透射出来的无穷的魅力,这就是作家的文章让读者备加追捧的缘故。
我在简书中曾碰到过一个简友,文笔还不错,但写的文章并不怎么样,他在一次诋毁我时,我把他屏蔽了。他竟然大言不惭地说,本来想给我一个进步的机会,但我却太过激进地屏蔽了他,哀哉惜哉!
这个人就是这样,自以为文章超人一等,竟然如此好为人师,根本不像作家那样为人谦逊无比。作家每天看到许多简友来读他的文章,他就觉得写作很值得,他从来就不去高傲地跟人说教,他快乐着简友的快乐,他跟简友平起平坐地拉家常,但却让人对他崇敬不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