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话说,我从来没在作文里用过这个词,一次也没有,非常确定。我一直对那“犷”字有反感,从字音到字义,感覺仿佛当初这字没造出质量。现在象有谁要特地惩罚我,还要我专门为它写篇作文,难了。找百度,哦,粗率,豪爽。
我重新理解下。地貌上来说,大沙漠大草原,可称粗犷吧,地形广阔,单一,特別沙漠,除了沙还是沙,一点也不复杂。用这比喻人的性格,也是简单,一览无余,没有那么多花花肠,一切都明摆在那儿,不躲不闪,不揄不藏。反之,多愁善感,儿女情长,小女子气。
好像有了这个词之后,就一直有人把国人分成两大类,北方人,南方人。北方人的标签谓之粗犷,南方人自然就是细腻(真意却是文弱)。粗犷后面真正的意思是,真正的男子汉,又高大又威猛,又豪爽又干脆,顶天立地,说话算数。南方人嘛一一那些所谓男子汉他們瞧不上,白酒都不敢喝,还能干什么?
以上就是北方一些大爷气很重的人的根深蒂固的看法。
上次有个文友向我推荐一部说是名作,某国外国文学教授的授课教案记录,我百度点了这本书中的部分内容。那教授重点讲中国四大文学名著。这教授非常肯定地说,曹雪芹,北方人,满人;后到南方生活了数年,再回北方。如果曹是南方人,不可能有红楼梦这么宏大的构架。曹雪芹一定生得高大威猛英俊,他身高最少有1米85以上。只有北方的粗犷地理气候条件才能成就如此伟人如此巨作。等等等等等等。
这文学教授,纯一幅希特勒当年指挥他的大军要消灭欧洲和苏联的腔调。句句百分百的武断用语。根本不在做客观分析,毫无逻辑性,仿佛自己在边讲课边神游进行关于红楼梦的二次创作。(我想问那教授,司马迁写史记时,已經受了宫刑,连个男性都不是,史记不也写成了?史记的构架不宏大吗?)
不服。敢于喝大酒,敢于喝趴下喝死,敢于醉酒飙车,,,这就是粗犷豪爽的外在表现。北方人吃面粉个头要高大粗壮些,胃纳能力要強些,胃壁承受酒精的伤害能力要强些。这是客观存在的。但以此推论北方人就豪爽大气,堂堂正正,巍巍武武,那还要不要逻辑学。
反正据我所知,历年来,我們这附近一带的人,多次到北方(特别是东北)打工包事做,基本都是铩羽而归,亏大本不说,还要绞尽脑汁脱身。被哄进大深山里,什么厂什么厂,几年完全被看管起来,只管做牛马活,你要钱没命。半夜逃跑,和越狱一样地危险。我兄弟就经历了一次。
可笑。这就是一些人自认为的粗犷,好美的粗犷!南方人的文弱在北方人那粗犷面前果然不堪一击!
难怪说,投资莫过山海关。虽然象是笑谈,实际有它几分道理。粗犷,没法制观念,就一定是赤裸裸的野蛮无知,没啥好炫的。江浙自古就是物资富庶,人文昌杰之地,至今还在引领经济的发展。江苏藉一个省的院士数目,相当北方10个省,说明什么问题?说明南方人秀气就会“雕虫小技”吗?
这篇又会变成仅我“自己可视”,都怪粗犷这个词,更怪那个夸海口的教授,惹我不爽。还怪我自己怎么做了南方人一一长江北岸几十里是我的家乡,基本还是南方人。而且,我很喜歡自己是偏北一点南方人。太南方,那个热,我想想都怕。
文章至此写完了,才发现,“粗犷”中的“犷”字这带反犬旁其实是蛮有意思的,有近似动物野蛮无知简单粗暴之意。
所以,粗犷,应该是贬义词。至少造这“犷”字之初它是贬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