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现在理解了自己是一个与爸爸/妈妈独立的个体。但他仍可能想从某一物品中获取额外的安全感,如毛绒玩具或毯子,以在你不在时安慰自己。
场景|你想要出门,但孩子不肯去,因为他找不到自己最喜欢的毛绒玩具。
他说:“我把泰迪丢了。”
8个月到1岁间,孩子开始理解你不会一直和他在一起。为弥补这一空缺,他会转而使用自己最喜欢的玩具或物品。这对你的孩子有特殊意义,因为他可以一直带着这个玩具。
你可能会想:“我们现在得出去。他是不是得戒掉整天带着泰迪这个习惯了?”
不管情况有多么让人郁闷,泰迪是孩子发育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表明孩子在找方法安慰自己。在孩子准备好之前就处理他对泰迪的需求问题,可能只会让他更紧地抓住玩具不放手。
他的想法:“我之前一直和泰迪在一起。它让我感到安全。”
孩子依恋泰迪,并不是他没有安全感或软弱的象征。相反,泰迪可以在孩子上床睡觉或面临新情况时帮助他获取安全感,是支持孩子完成从依赖他人到独立这一转变的好伙伴。为了安抚自己,孩子会紧紧抓住特殊玩具不放。
如何应对
眼下
1,告诉孩子你理解他。
泰迪失踪时,镇定地告诉孩子,你知道泰迪很重要,他在回来后会有更多时间找泰迪。同时,向孩子保证泰迪很安全。
2,设定界线。
如果你觉得孩子在使用毛绒玩具当借口,以拖延出门的时间,向他明确说明你仍然必须出门,而他会在回来时有更多时间找泰迪。
3,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如果孩子对自己必须在没有泰迪的情况下出门感到很难过,可以通过说话、唱歌、玩游戏分散他的注意力。帮助孩子运用应对性想法,如“我足够强大”或者“我可以做到的”,由此向他证明,他在没有泰迪时仍然会很坚强。
长期而......
两个泰迪。
如果孩子去哪里都带着泰迪,那就始终都存在泰迪会丢失的可能。买一个完全相同的玩具备用,以防泰迪被放错地方而找不到,而且,在你必须清洗原版玩具时也能有个替代品。不时调换它们,以使两个玩具的味道和感觉相同。
逐渐减少。
大部分孩子会在大约6岁时自动放弃依恋物,因为他们开始认为这些物品太孩子气了。如果你感到孩子需要帮助才能独立,可以将泰迪放在家中,仅允许孩子在上床睡觉时和它在一起。或者,如果孩子的安全物是毯子,看看他是否愿意让你把毯子剪成小方块,放到他的口袋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