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义

作者: 泥步修行A | 来源:发表于2024-05-15 21:40 被阅读0次

“集义”的意思是积善。谓行事合乎道义。

之于孟子是养气,积善举,存养浩然之气;之于王阳明是天理,除私欲,致得良知。

义在每个人的心里,与生俱来,不需要外求。顺心则顺义则心安,违心则违义则不安。不计较外在的荣辱得失,不做让自己不心安的事,也不做让自己后悔的事,努力地提升境界和修为,这样才能存养浩然之气。

一个人外在的气象不是你的容颜,不是你的才华,而是你传递给别人的温暖和真诚,踏实和善良。山东泰安宁阳人王龙,一个普通的上班族,一个农村走出来的朴实善良的年轻人。不熟悉水性的他,在遇到落水的母子时,出于本能跳水施救,成功救的母子后,自己因体力不支溺水身亡。

王龙的举动是本能之举,是骨子里的善良使然。他用尽了全身的力气,完成了人生的最后一次托举。他用行动向人们传递着人间的大爱,让人间正气成为永恒。

集义要在实践中去体验收集。只读书养不成浩然之气,必须去做事,去实践,在实践中反思沉淀。 读了孔孟,就一定会成为圣贤吗?这样做只能叫义袭。只是汲取了孔孟之意,了解了意思而已,并没有真正去集义。

苏轼与佛印打赌,用七天的时间修炼心境,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于是让仆人对着自己连骂了七天,自认为能够控制好情绪了。于是写了一首诗让仆人送给佛印。

稽首天中天,豪光照大千。

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佛印看了后微微一笑,当即提笔在诗的后面写了两个字:放屁!让仆人将这诗交由苏轼过目。回来之后,苏轼一看,气的是暴跳如雷,破口大骂。

像苏轼这样的大文豪,尚且不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何况我们平常人呢?要想真正的修身养性,养成浩然之气,就应在多做事,多磨练,在践行中修心炼性,积聚正气。

相关文章

  • 187《传习录》中答聂文蔚书(二)03

    【原文】 夫“必有事焉”只是“集义”,“集义”只是致良知。说“集义”则一时未见头脑,说“致良知”即当下便有...

  • @荷边书房@解读王阳明《传习录》【167】致良知比集义更有操作性

    【夫“必有事焉”只是“集义”,“集义”只是“致良知”。说“集义”则一时末见头脑,说“致良知”即当下便有实地步可用功...

  • #华与华书房#五个儒家论【4】集义与积德

    在讲勿忘勿助和不要拔苗助长之前,孟子还讲了一个概念,叫集义而生,要集义而生,不要义袭而取。能集义,就能养气,养成“...

  • 《传习录》摘抄: 答欧阳崇一(3)

    孟子言“必有事焉”,则君子之学终身只是“集义”一事。义者宜也,心得其宜之谓义。能致良知则心得其宜矣,故“集义”亦只...

  • 4.7

    追了十集的人民的民义

  • 《彰义集乙稿》

    人生中遇见的每一个人都是我们品质的试金石。有的人试出了我们的诚信缺斤少两;有的人试出了我们的宽容内室狭小;有的人试...

  • 《彰义集丙稿》

    神救拔我们,就像我们栽培一株佳美的葡萄树,不仅要给它施肥,还要为它们修剪枝子。施肥代表着神的恩典,修剪枝子代表神的...

  • 《彰义集丁稿》

    两个人在一起,幸福是一种可能,而不是一种必然。要获得这种可能,两个人都必须有所付出,有所舍去。爱人就要舍己! 蜜蜂...

  • 《彰义集己稿》

    太极八卦卷自如。 心秋人善感。人穷惊迟暮。 风中落叶,水上浮萍。 人爱花色,蝶恋花香。色香一体,人蝶两 明月高高照...

  • 集义只是致良知

    义者,宜也。心得其宜为义,致良知则心得其宜矣。 典出: 1.孟子曰:「我知言,我善養吾浩然之氣。」 「敢問何謂浩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集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ehbf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