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快死去的人还有个回光返照,将快寿终的文明不必是全无喧嚣热闹的。一个文明的灭绝是比一个人的死亡更不自觉的;好似是创造之程已把那毁灭的手指按在文明的头上,好的——就是将死的国中总也有几个好人罢——坏的,全要同归于尽。那几个好的人也许觉出呼吸的紧促,也许已经预备好了绝命书,但是,这几个人的悲吟与那自促死亡的哀乐比起来,好似几个残蝉反抗着狂猛的秋风。
猫国是热闹的,在这热闹景象中我看见那毁灭的手指,似乎将要剥尽人们的皮肉,使这猫城成个白骨的堆积场。
首先我所想到的,是中国,尤其是民族的劣根性。
竟然是猫。(当我合上这本书,伏靠在桌上忽然脑子里蹦出来的)
近来日子,读了好一些老舍先生的书。从短篇小说到长篇小说,一气看完许多。在其大多数小说中,善良的美丽的天真的浪漫的活泼的人总得落得穷困潦倒、猪狗不如的下场!而那些个虚假的狡猾的阴险的诡计的丑陋的人却张扬起“正义”的旗帜,在社会的大舞台上将表演彰显的淋漓尽致!
——就《猫城记》来谈。小说写的是两个中国人因飞机失事落到火星上,同伴死亡,“我”却幸免于难。然后我认识这个星球上最古老却也是最糟糕的一个国家的人——猫城人。猫城人天性勤劳、智慧、善良,但自从食迷叶开始,变得贪婪、暴戾、迂腐、愚蠢、懒惰、混乱、贪生怕死……总而言之,成为了火星上的一颗毒瘤。他们不劳作,不讲卫生,爱热闹,喜杀戮,最惧怕的就是外国人!而“我”,拼命想拯救这个国家,却在“我”的朋友——唯一明白事理的人——小蝎——自杀后,陷入绝望,然后漠然看这个国家走向灭亡。
对于这篇小说,老舍先生鲜有的少了以往的京味风格,而是以当时很前卫的科幻的方式书写;而黑色幽默,在老舍先生的笔下彰显的淋漓尽致。作者借猫人混乱生活和丑恶行径的描写,抨击了当时中国国内的纷争引发的混乱。而猫人的全族毁灭,也显露了作者对民族前途的担忧,这反映了作者不断寻求真理过程的曲折和内心的矛盾痛苦。
象征讽刺,始终贯穿全文。猫人社会,这个虚拟的火星国家,影射着千疮百孔迟早要灭亡的旧中国社会。迷叶,它作为药物能医好个人却治死了国家,正是残害我们国人一个多世纪的鸦片的缩影。老舍先生在写作这篇文章的时候,想必是对中国社会十分绝望的,对中国人民是十分轻蔑的(我已想不出更加适合的词语)。
读完全书,令我印象无比深刻的是结尾处,这般写道:“我在火星上又住了半年,后来遇到法国的一只探险的飞机,才能生还我伟大的光明的自由的中国。”对此,或许是老舍先生对中国未来的希冀,但我读到的只有阐之未尽的深深的讽刺;而我不敢苟同,因为我有自己的看法,即便大言不惭,但此刻我只想一吐为快。
中国人!我认为向来便是忍耐的,不屈的,向上的,积极的。不可否认,历史上的中国人变得懦弱、麻木、嗜血、是非不明、善恶不分、不堪一击!可究其缘由,或许是决策者们的错误,或许是官们无尽的压迫,或许是统治者的无能,或许是谣言的可怖,或许是闭关锁国的无知,或许是外国列强的统治!——无论如何,善良的中国人总算没有将人格同人性丢去,思考着,学习着,反抗着,用刀用枪用笔用鲜血用生命!在最迷惘的最危机的时代,中国人用民族的尸体开创了一条伟大的复兴之路!(遗憾的是老舍先生并未活着看到这些)
即此——对于老舍先生的《猫城记》及其它作品,并非有批判之说,我也无意于此。就我个人而言,十分喜欢老舍先生的写作风格,文字简洁,文笔优美,语言幽默,蕴含丰富。只是太悲剧了!每一个故事,好像都不能不朝着戏剧性的悲剧发展,让现代人——或许只有我,读完以后,总无法完全释怀开来!再困难的日子,再痛苦的时段,总有一些快乐与幸福,不是吗?
文至此,我反倒有些纠结同难堪——因为我忽的想起了先生的境遇。我从未听到战机在头顶盘旋轰鸣的声音,亦不曾见过炮弹拖着镁光的尾巴在城市中央炸开的模样。土地改革……三年灾害……而后文化大革命的棒子,终于把这位先生打死在了北京太平湖——也因此与诺贝尔文学奖失之交臂。
我只是想写所以写,仅此而已。
悼念老舍先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