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细读,我这样做
在备课中,做到课文细读是前期工作的必要环节。
备课是上课前的准备工作,是教好课的前提,也是课程标准转变为学生能力的关键步骤。
备课包括三方面的工作,分别是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其中,钻研教材包括钻研课程标准、钻研教科书、阅读教学参考资料,在这个过程中做到透化。
而在这里所说的课文细读就是在备课时钻研教材中所必须的掌握的能力,我觉得也是教师在备课中所欠缺的能力。
拿到一篇课文,不是先找教参,找参考资料,课件等,而是读,在读的过程中,读出其中的韵味。
拿到一篇文章,第一感觉来源于对文本的理解,像余老师所说“细致评点课文”中不动笔墨不读书。在读书的过程拿起笔,面对课文的内容圈圈点点,记录自己的感受。
读一篇文章,先把它读薄,然后读厚,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确定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这对于老师来说,很是“艰难”,因为有些时候就会出现“拿来主义”,把别人的、现成的内容据为己有。可是,在这个过程中,就会忽视文本细读,忽视了原本的课文。
在备课的过程中,我所任教的为小学低年级阶段,我喜欢一读课文,标出自然段,二读课文,圈出生字词,三读课文,了解内容。这是我做的内容,也是学生预习时的做法。
把基础工作做好,就细读内容,一圈词语,词语圈圈画画,由词语扩展到四字词语,从掌握的基础字词到扩展的积累。这个过程孩子们是逐步积累的过程。
二找句子,简单的分析句子,通过句子的分析,词语的运用,让学生逐步为写话打下基础。
低年级阶段很少涉及思想感情,但是在备课时,通过文本的理解,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掌握生活的技能,也是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去了解生活,学会生活。
在备课的过程中,做到这些,预设的内容可以基本达到,在课上的生成会锦上添花。在课文细读的过程中,需要教师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把教材中的内容通过阅读揉合到自己的教学风格中,形成新的教学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在心中不断简化内容,形成最适合班级学生的内容。
课文细读,对于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对教师的专业成长至关重要,对此,我们要学会细读课文,在备课时做到懂透化,才可以学以致用,作用于学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