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几年前与C先生去旅游,认识了同行的X阿姨夫妇,一路上很快就熟络了,互相拍照,一起吃饭,分别时互相加了微信。
人就是这样,总会碰上磁场合拍的人。不用经常见面,有空就聊上几句,也是很开心的。
后来约时间一起喝茶吃饭。阿姨是退了休十年了,偶尔会接些私单。她的退休生活估计是很多人都向往的。
每年去几次长途的旅行,每次聊天我都会问准备去哪里?听说准备去南极,明年去北极。反正如果我想去哪里玩,她一定可以给出很好的建议。闲暇时就去老年大学上课,学英语,学跳舞。约朋友去吃饭聊天。日子过得一点也不无聊。
见到她,根本想不到已经是60岁的人。总是穿着得体的裙装,波浪卷发,没有施粉黛,精神依然很好。
最近的一次聊天,聊得比较多。我说:“趁还不需要带孙时,可以多玩玩。”我还问她儿子还没有生宝计划吗?
她说:“没有!不生也无所谓啦,我是不想带的,带子女是父母的事情,我已经带大他了。只是不生的话担心他以后老了会寂寞。”
我是有点惊呆的。我想起我的婆婆。
2、我的婆婆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农村妇女,勤劳,年轻时太操劳,现在是一身的毛病,50多岁的人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老10岁。
她轮流着帮两个儿子带孙子。我家宝宝才两岁,她会说:“你什么时候生二胎呀,要生的话就早一点呀,趁我还好就一起带了。”
有时候聊天,她会表现出两种很明显的观点。第一是不能接受不生或多生宝宝的媳妇。第二是不能理解不带孙子的婆婆。
她的生活,一直是围绕着儿子和孙子。没有自己的爱好,爱好就是和孙子玩。
如果孙子孙女表现出更黏爸妈而冷落奶奶的话,她会失落。听到孙儿叫:“嫲嫲!”是她晚年最满足和开心的事情。
3、作为媳妇。两种婆婆,各有各的好。
像阿姨那样,够开明。绝不会干涉媳妇的任何事情,也不住在一起,经济独立,可能比儿女都好,不需要经济支持外,可能还会支持儿女。
她自己找乐子,每天开心快乐地,那家庭就会更和谐。也不说对媳妇存在偏见。
如果说到带孩子,可能很多东西都不太熟悉,但没有关系,媳妇的孩子当然主要还是媳妇来带,听她的。那样也不会有什么矛盾。
像婆婆那样,她会尽心尽力地带好孙子。又很勤快地做家务,闲下来反倒会无聊。但子女要照顾她的全部,衣食住行等等等。关于育儿的问题,她会尊重媳妇,但一定也多少会有些意见不合。
4、倘若是要谈女人的退休生活。自是阿姨的最精彩了,劳累了大半辈子,终于可以休息休息,做自己喜欢做的任何事情。不论是到远方,还是学写诗,通通可以实现。
但是在中国传统的观念里,像婆婆那样,才会让一个家庭更有凝聚力,串起三代人的家庭观念。她会累,但她其实也很满足,她赋予自己的生命职责是抚养后代。
若要我去选择,挺为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