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爱问:“先生将‘博文’视作‘约礼’的功夫,仔细思考后,还是不能领悟,请先生稍加提点。”
博文约礼什么意思呢?
博文约礼出自《论语.雍也》,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孔子说:“君子广泛地学习古代的文化典籍,又以礼来约束自己,也就不会离经叛道了。”
钱穆在《论语新解》里说:“文,诗书礼乐,一切典章制度,著作义理,皆属文。博学始能会通,然后知其真意。礼,犹体。躬行实践,凡修身、齐家、从政、求学一切实物皆是。约,要义。博学之,当约使归己,归于实践,见之行事。
所以博文约礼的意思我们可以理解为广泛的学习,不仅仅从书本上学,可以从事事物物上学,领会其真正的意思,并将所学的东西用在自己的身上,约束自己的行为。
王阳明怎么回答徐爱的呢?
王阳明说:“‘礼’字就是‘理’字。‘理’表现出来被人看见就是‘文’,‘文’隐藏起来不为人所见就是‘理’,两者是一个东西。‘约礼’是要让人的心中纯粹都是天理。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在‘理’能被人所看见的地方下功夫。例如,呈现在侍奉双亲上,就要在侍奉双亲上学习如何存养天理;呈现在辅佐君主上,就要在辅佐君主上学习如何存养天理;呈现在身处富贵贫贱的境遇中,就要在富贵贫贱的境遇中学习如何存养天理;呈现在身处患难、身处荒蛮之地时,就要在身处患难、身处荒蛮之地中学习如何存养天理。无论有所作为还是无所事事,与人交谈还是处于静默之中,没有一处不是这样,随着天理呈现于具体的事物,就要在具体的事物上去学习存养天理。这便是‘博学之于文’的含义,便是‘约礼’的功夫。‘博学于文’就是‘精研’的功夫,‘约之以礼’就是‘专一’的功夫。”
如果你忘了什么是精研专一,可以在看看这篇。王阳明传习录(四):至善在心 精研专一
所以
世间之道显现出来就是文,隐藏于内就是理,实际上是一件事。
博学于文,也就是在事事物物上修炼自己,在心念发动的时候去除不正之心。
约之以礼,也就是致知,格物的功夫到了,自然得良知。
精研,在事事物物上钻研,做任何事都格正自己的心。惟精的功夫到了,自然达到惟一的境界,时时刻刻都可以行中庸之道,“从心所欲不逾矩”。
王阳明讲的这些道理,听起来都很简单,真正能做到,太难。
一时间做不到怎么办?难道就放弃了吗?
不要放弃,持续不断的修炼自己的内心,纠正自己的行为,这才是正确的答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