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赛鹰说过:移动互联网已经改变了我们很多的生活方式。我认为这个时代最核心的词是社交,社交关系正在推翻和打乱过去很多的商业规律。
比如,在东莞东城万达小区里,人与人彼此不熟悉,见面连个话都不说,他们根本谈不上社群。但是,这个小区里有一个以“遛狗”为中介的迷你社群。大家平时在万达广场经常可以看到好多人在哪里遛狗。
开始的时候,大家只是在晚上遛狗的时间里才聚在一起,狗狗们自行玩耍,主人们凑在一起闲谈。谈着谈着,彼此间就建立了信任的关系。只有信任来临的时候,情感才会升温。这个时候,狗就是连接器。这时候遛狗社群就是人们重新建立关系的过程。
如何让产品找到我们的用户,而我们的用户还都像好朋友一样,彼此交流使用产品的心得和经验?这就要求未来的任何一个产品都必须具有社交属性,可以重新建立人和人之间的关系。
在现实生活中,这种单点建立起来的信任社群很多。因为信任,大家才会放心在彼此间交流除了狗以外的事情。这就是说,社群的资源配置方式很可能不是以市场方式进行的,或者说会大幅降低交易成本。
今天,我在和尚乐琴行柳董、全民趣团宋砚兵董事长在一起探讨社群运营的时候,有专门提到还有很多人,对社群的认知不够。所以顺便就有了这篇文章,分享出来给大家,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的认知社群。
一、社群≠微信群
一提到“群”,大多数人会第一时间想到QQ群、微信群。的确,“群”的建立首先源于人们因为拥有相同的诉求而聚集到一起,“群”由此建立,但并不是说人聚集在一起就可以叫社群,聚集在一起还要彼此交互。
不可否认,目前来看微信群的确是社群运营最好的工具。因为微信是个不错的社交工具,但这并不代表人们就可以因此而构建很多社群。
传统意义上的社群与地域相关,但互联网的发展早已突破时空限制(当然0769社群这种本地社群也是存在的)。互联网意义的社群具备共同的目标或者是纲领,人群通过纲领能实现有效聚集;通过高效率的协同工具(如微博、微信)达到一致行动。
可以看出,社群是对一个特定的人群而言,他们有共同目标、高效协同、一致行动,它的核心是“人”,而不是其他。
二、社群经济≠粉丝经济
粉丝经济兴起于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选秀节目,泛指架构在明星和粉丝关系之上的经营性行为。粉丝们凭借其对明星的追捧和感性消费,对明星相关产品进行系列消费。
但是社群经济和粉丝经济有本质的区别。社群经济由粉丝经济发展而来,其发展初期具有粉丝经济的基本特征,比如“罗辑思维”运营初期就是依靠粉丝对于罗振宇的信任和喜爱而累积知名度,最终让粉丝买单(支付会员费)。
但真正的社群经济必然是社群成员之间的多向互动关系,因为这种交互,社群发展到一定程度会自我运行,不断分享、自主创造,从而进行各种产品和价值的生产和再生产。从这个意义上说,SNS社交媒体因为大量UGC,从而具有社群经济的属性。
并且社群能激发社群成员的参与度和创造力,催生多种类型的产品,社群内的交流互动和资源配置,因为交易成本的大幅降低,催生群体智慧和价值再造。就像0769本地社群,不断在催生智能家居、建材、爬山、亲子教育、会销招、商品牌合作等等兴趣价值服务。
同时社群是一个能自行运转的生态圈。社群经济的实质就是社群自身的生产力和价值增值能力。
社群经济中存在“多重产品”的并行或迭代现象,比如吸引像满佳物联品牌商在社群中进行产品赞助或定制营销;比如社群创建者为社群成员专门生产的0769社群个性化定制产品(衣服、帽子、水杯、背包等)比如来自社群成员的创意设计和开发贡献的产品;比如由群体成员分享创意和众包生产的创意产品等。
源自社群内部的再生产性,是社群经济区别于其他经济形态的最核心特征。
粉丝经济就是社群经济吗?显然不是。任何品牌都有自己的粉丝,但如果仅仅停留在粉丝这个层面,无非是把以前的忠实用户换了个新名词而已。“无粉丝不品牌”,这句话没错,但反过来,哪一个品牌没有自己的粉丝呢?
所以,永远不要提粉丝这个词,粉丝就是中心化,对偶像的崇拜。只能说用户、会员、朋友、伙伴,而不是粉丝。因此,粉丝团不一定要有,但不能没有社群。
人们对社群有很多误解,认为有同样标签的人就可以组成社群,那么一群爱喝星巴克的人就是一个社群吗?其实并不是。打高尔夫的人是不是一个社群呢?它的标签是名流、有钱人。但是因为没有连接点,所以没有机会形成社群。
连接与互动对于社群而言很重要,互联网的厉害之处就是利用网络技术手段从本质上降低连接的成本。 社群是一个两两相交的网状关系,用户满足/服务用户,而粉丝经济,则是以某个点为中心所有人围绕在这个中心的明星式经济。
社群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会自我运作,但粉丝经济不会。 随着社群经济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为社群是未来商业的核心动力。
社群成员的信任追捧、主动参与、口碑传播和消费买单,构成了社群经济的基础。
虽然社群经济运营初期会有粉丝经济的基本特征,需要打造魅力人格和明星效应。但是社群经济核心本质在于聚集粉丝规模之后的再生产机制和价值增值系统。
简言之,社群经济的核心特征就是:自组织性和再生产性。社群内部更容易形成信任基础,而信任不只是商业发展的核心,也是社会运转的根本。同时相信营销人都认可一句话:成交源于相信。
三、社群≠社区
社群和社区有联系也有区别,它们都是由于人的聚集而形成的。
社区更多强调的是提供给成员活动的场所,也就是场景化。社群则强调成员之间的关联,也就是情感链接。
如果将社区比作给人带来娱乐消遣的场所,那么社群给人带来的则是人际关系的拓展。社群又可以构成社区,成员在离开社区后可以搭建自己的社群,因此社群的活动范围比社区更为广泛。
因为“社群”一词由“社区”发展而来,更突出强调群体交流、分工协作和相近兴趣,个体之间有着频度很高的交互关系。
人是一种群居的社会动物,因而有社交需求。人与人之间以现实或虚拟的方式聚集在一起,产生社会关系和连接,从而形成社群。
它存在于实际的地理区域中,也可以存在于抽象的虚拟世界里。现实世界中,社群广泛存在,比如各种商会、社团活动,甚至是你居住的小区环境,你所处的工作学习环境等。移动互联网时代,社群主要表现形式是移动端的社群。基于社群媒体平台类似QQ、微信、推特等,形成各种QQ群、微信群等。
不少人听到社群二字就会想到社区,那是因为社群和社区的概念具有一定的交叉性。
社区更多是指现实中地区性的生活共同体和社会关系,强调一定地域空间群体之间的互动。而“社群”则是人与人在虚拟空间中的(情感)关系,社群是基于“心理关系”的连接,不受空间的约束,甚至不受时间的约束。“社群”更突出强调群体交流、分工协作和相近兴趣与偏爱,个体之间有着频度很高的交互关系。
同时社群内部的成员有一致的行为规范,通过持续互动,形成较为强烈的社群感情。社群的核心在于连接(交互),借助移动互联网,彻底突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基于定位追踪和位置服务,通过随时随地的交互应用,为人与人交互提供全面便捷的服务和体验。
社群成员之间的互动是社群创意和社群设计的动力来源,这也为社群运营、社群经济发展提供了基础。而属于一个社区的人,大多可能只是偶尔互动过、碰过面,但并没有形成一个“深度”的关系,两者关系要加深得通过互加微信、QQ,这已经超脱于“社区”成为社群。就像我自己,到现在为止自己住了近10年的小区还不认识200人。
如今有一个说法叫“手机已经成为我们身体的一个器官”,这是因为它能通过网络萃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管我和你分处天南地北,也不管人际关系多么错综复杂,所有的“关系”通过社交网络在扁平的世界里进行整理、重组,甚至进化成为社群。
因此,同一个社区里的成员不一定有社群,一个社群里的成员也不一定必须在一个社区。 社群的最终状态或者说目的是达成共识,而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很多个体的社交,这种社交在发生连接、实现短路之后,实现资源的共享,如购买关系、购买行为、供需关系等。
社区为社群营造了一种共生的生态圈。最终精神状态的共识会走向真实物质世界的共生。 社区强调空间,而社群强调人,社群更能把人不分时间空间地聚合连接在一起。社群里每个人都是一个中心,大家都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和资源做同一件事情。
社群不仅仅要传播内容,更要自制生产内容,不能只是内容的搬运工。社群内部成员的不断交互,就会产生内容,这就是社群本身的生产力和价值增值能力。
好了,今天就先分享三个大家对社群运营认知的误区,另外三个下一篇文章分享,敬关注。我是刘志伟,一个有温度、有态度、有深度的营销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