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在与大家聊天时,对方所说的一句话或者一个观点,似曾相识,但又想不起来哪里看到或听到过;亦或想自己表达一个观点时,想引用一句名句时,话在嘴边就是想不起那句话是什么内容,心想“那句话怎么说来着?”我就经常有这样的状况,而正是在此时,就会发现自己与他人的差距。
书到用时方恨少,因为没记住
经常看到有人在朋友圈晒自己读了50本书、100本书,心想好厉害呀,自己也想要拥有那种读书破万卷的成就感。于是开始屯书,看到朋友圈有介绍的好书就去买,结果导致现在家里堆了十几本没有拆封的书,根本看不过来。
有段时间自己天天在书的海洋里遨游,使自己沉浸在自我提升,自我增值的光环中。但有一天通过与爱人讨论问题,把这种自我良好的假象打破了,爱人说我和他讨论问题时讲的都是大道理,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根本没有实际的意义。我觉得很委屈表示抗议,但一时语塞,说不出来有用在了哪里,能够带来什么,之前读过的内容有印象却完全记不住了。
低水平的努力不叫勤奋,只能叫自嗨
在阅读的过程中,每当看到励志的语句都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怕自己忘记赶紧记下来,不知不觉中已经记录了几个本子。精读、泛读自己也都体验过,曾经10天读10本书,也曾10天读过一本书,并认真的输出了读书感悟,洋洋洒洒的写了文章,让自己成就感爆棚。
但过了一段时间再回顾,对自己读过的书,写过的感悟,却感到即熟悉又陌生,让自己产生怀疑,这是我写的?怎么没什么印象了。自己以为的记下了,就以为是记住了,其实根本没有达到记住的效果,即使做出了努力却没换来成果。
刨根问底式的方式 ,建立深度认知体系
李叫兽在回答如何构建的知识体系的内容时,阐述了刨根问底的自问方式,遇到问题时会反复问自己,为什么?还有什么?让自己进行深度的思考。
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看到知识后问自己:还有什么现象可以被这个知识解释?还有呢?还有呢……
构思知识的多种用法——问自己:这个知识可以用于做哪些事?还有呢?还有呢……
探索事物背后的原因——遇到反常或者有趣的事情,问自己:为什么会这样?有什么理论或者知识可以解释?有哪些相似的事件?
《可复制领导力》一书中提到,中国和日本领导在交代任务时的差距,中国领导常说的是,不要再让我说第二遍,而日本企业中领导交待下属任务时,一般会问五遍,一个事说五遍听起来挺矫情,但对于有效的完成任务是非常有必要的。日本领导交代任务时,第1遍,交代清楚事项;第2遍,要求员工复述;第3遍,和员工探讨此事项的目的;第4遍,做应急预案;第5遍,要求员工提出个人见解。
实践是最好的检验,也是更好促学
现在我每天写文时,常常会回忆或用到之前记录的内容,而且之前的所学,所悟的内容会迭代,会变得更加深刻。有时看到管理方面的内容,就想着用到工作中试试,有时看到育儿方面的知识,就想着用在孩子身上试试,这样经过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自己变得主动和积极,不断进化和学习。
为什么很多人读了很多书,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因为没有思考的人生,终将无所成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