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的第一篇文章写于去年8月,不知不觉中,10个月过去了,去年立了Flag周更,虽然也有时候拖沓到了十余天,但和更新频繁的几次扯平,也算坚持住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1484191/b1de9df3bc20c80b.png)
写了这么久,自己到底有没有些收获呢?有没有哪些改变自己都没有发现呢?
你有专属的里程碑事件吗
都说一件事,坚持到第21天的时候就会形成习惯,但在我看来,如果你从最开始就认准了,也大可不必21天,1天便足够。
写作是一位前辈给我的建议,她说:“当你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的时候,就先看书,然后再写作吧。”
46篇文字的内容其实很杂,观后感、读后感、游记……应有尽有,我并不觉得意外,阅历本来就尚浅,如果再给自己限定一些条条框框,能输出的内容,准会更少了。
在某个时刻,如果被某个人或某件事触动,不如索性将他记下来,变成一篇可以回味的文字吧。多年之后,再回头看看当初稚嫩的文笔,不知道会不会有点嫌弃以前那个故作文艺青年的自己呢。
5万字,虽然没有赚到钱,也没有在其他平台成功投稿,但我也觉得很欣慰,阅读量2000+的唯一一篇,足足让自己兴奋了好几天。毕竟,在这个平台,每一个阅读量都来源于别人想点,或者不想点。没有人情世故,也没有给份薄面。
相比于去年八月之前的我来说,这5万字的持续输出,也是自己的里程碑事件。
![](https://img.haomeiwen.com/i11484191/013ba25f1c21a72c.png)
想一想,你是否曾因为面试前的自我介绍抓耳挠腮过、面红耳赤过,你说自己爱坚持,却连个能征服hr的例子都举不出来。
写作是打造里程碑事件时,成本最低的方法――0成本。你需要的,只是把自己日常的所见所闻描述出来,稍加润色,便是一篇真实的文章。对于我们来说,原可不必追求妙笔生花,真情实感地流露,原胜过点石成金的写作技巧。
你还在苦恼自己说话没逻辑吗
事实上,关于自己的罗辑思维是否真的有提升,或者质的飞跃,我是没有信心打包票的。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你的改变,可能自己察觉不到,但周围人会看得见。
某个深夜,前辈问:“你知道为什么你上次的演讲逻辑性更强吗?”我支支吾吾地答不出个啥所以然,她提醒我:“因为你平时写作呀,写东西的时候你会不停地思考,怎么表达更流畅,更有条理。”也对,自己写的东西,是“儿子”,写好了是母凭子贵,也不好了,打住,不要往消极了想,写不好也不丢人现眼,毕竟,有谁生下来就是大文豪呢!
你愿意和我一起拿起笔吗
想一想自己上次输出文字是什么时候,是在微博上和爱豆的黑粉对撕?是在朋友圈里吐槽新来的上司?还是某个夜深人静的时候,翻开一本书,被里面的某个句子打动,然后若有所思,生怕隔天忘了当下的思绪,于是立即执笔记录。
正如我为自己写的简书签名,我相信“时间的投入本身就是一种壁垒”。
希望今后,能一直保留一份独特的恬静,留给文字来守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