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介绍《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之前》先讲个最近发生在我身边的真实案例。
小Q,上个月被公司辞退了,原因是工作量无法达到领导要求。其实,领导对工作量要求并不高,她只需要稍微努努力,不用加班,就可以轻松完成。
我曾经和她探讨过这个问题,为什么她总是无法完成工作,沟通后,我发现她不是不能完成,而是不想完成。而没有完成的工作是她对领导默默的反抗。
小Q比较内向,平时和我提起最多的就是她的原生家庭和她的奇葩亲戚。她是普通家庭的孩子,亲戚家都很有钱很优秀,她是他们家族最不起眼的一个孩子,在被指责的环境中长大。无论是谁的错误,她的父母第一个指责的都是她。
在被苛责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会出现两种极端性格,一种是极度的自卑,本来不是自己的错,也揽到自己身上,时刻生活在自责和愧疚中。另外一种是认为我自己根本没有错,就算有错,那也是别人的错。我这位同事小Q属于后者。
年初部门做了调整,不苟言笑的A成为了我们领导,他做事认真,喜欢苛责人。我就有预感小Q和A会产生矛盾。果然,领导A希望Q早上不要迟到,提高工作效率。小Q当时面无表情,不反抗也不赞成,回来就坐在座位上,浑身上下散发着抑郁寡欢。第二天,可能会提升那么一点儿,和其他同事比还差一大截。领导A肯定不满意,继续指出她太慢了,小Q这时候就觉得领导是故意针对她,明明她已经进步了,为什么要批评她。这说明未来无论她做的有多好,领导都会批评她,反正也是要被批评,那就破罐破摔好了。
我尝试引导她只要弥补自己的不足,稍微再努力一点点,达到及格线,领导就不会批评她了。可是,她固执地认为自己没有不足的地方,已经到达自己努力的极限了,拒绝改进,领导就是故意针对。工作量长时间不达标,最终被公司辞退。
为什么会这样,联系她的原生家庭就会想明白,他的父亲特别喜欢苛责人,她给父亲拿水没拿住,溅了出来,都会被狠狠的骂一顿。在整个家族中,她也永远是被比较、被斥责、被贬低的那一个。长时间得不到赞赏,心中的愤怒也无处抒发,怎么办?开始走向另一个极端来保护自己,把错推给别人。
在她的家庭环境中,这种心理,在一定情况下保护了她,疏解了内心不平和愤怒,如果不是这样,她早被家人无端的斥责压垮了。
可是,问题是职场不是家,不能将反抗家人的方法用在职场上,不是每一个指责都是无端指责。长年生活在指责中的她,已经无法分清领导给她的是建议还是指责,领导那边只是毛毛细雨般的督促她一句,到她那里就如五雷轰顶了。
这样的她,可怜、可悲、可叹。人生是她自己的,可是造成这样的现状,最本初的原因却不是她。而是她并没有尽到责任的父母,这是一个原生家庭影响孩子一生的典型案例。
没有人能决定自己的出身,原生家庭和谐、幸福,孩子的心理问题较少。但是世界就是多种多样的,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问题。近年来,很多媒体开始关注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了,也呼吁大家要善待孩子的童年,合理育儿,尽可能的给孩子提供一个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这个问题被重视起来,是社会的一种进步。欣慰之余,也发出了这样一个疑问,已经被原生家庭伤害,导致性格缺陷的人,该如何弥补?
如今,这本书出现了,就是国际知名心理学家苏珊·福沃德所著《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对于原生家庭不是很美满,想主动改善自己性格、做自我提升的人,这是一本很棒的心灵治疗书。
![](https://img.haomeiwen.com/i6666654/8066d0b4a32e0434.jpg)
全书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逐一分析了各种有毒父母的类型及形成原因,原来家也会伤人,不是每一个父母都懂爱,有的父母自己都没长大,孩子无奈地扮演了父母的角色。原生家庭产生问题,并不会随着孩子的成长而消失,如果不加以调整修复,伤害会转嫁到伴侣和下一代身上,长此以往,循环往复。许多书,罗列了家对孩子造成了伤害之后,没有任何解决方式,让人疑惑,命运的基调就这样被不负责任的父母定下了吗?
本书的第二部分是这类书中最难能可贵的部分,它没有去控诉父母的不是,而是通过真实案例传授具体对策,告诉需要帮助的人们,你的现状不是不可改变的,只要你用对方法,有改变的勇气,就可以逐步从与父母负面的相处模式中解脱,迎接真正的自由与幸福。
由这本书,我想起了小Q们,我总是对她说,只要你成功反对一次你父母的不合理要求,反抗一次无端责难,先学会发泄你的愤怒,让他们知道你也是有脾气的,你的现状会有大大的改善,没想到和这本书的观点不谋而合,要想摆脱与父母的负面相处模式,第一步并不是原谅,而是先学会对峙,学会让自己的愤怒发泄出来,然后再谈是否原谅,也可以不原谅。这种改变是需要长期练习,甚至专业指导的。
可惜的是,小Q不喜欢阅读,我推荐的书,她感觉挺好,却无法静下心来看。
这本书对主动想改变自己,弥补性格缺陷的人大有裨益。当然,开卷有益,大家都应该拿起来读一读, 这本书就像一本人生的错题集,从中你能看见父母的影子,你的影子,你孩子的影子。做错了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错再错。亡羊补牢,未为晚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