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加幼儿园毕业了,学校没有举办毕业文艺汇演,而是让一群6岁的小屁孩离开父母去参加一次5天4夜的毕业旅行。当我知道这个消息时,觉得这个毕业仪式真的太疯狂了!
但当读完《聚会》的第一章“你们究竟为何聚会”时,才理解老师们疯狂背后的目的。
幼儿园的毕业仪式的目的是什么?
如果是:庆祝读完幼儿园。那就是没有目的聚会。
如果是:总结幼儿园生活,展望未来。那就是主办方在尝试寻找目的,只是这个目的普遍而乏味。
如果是:第一次离开父母独立旅行,体验独立的自由与责任。说明主办方深刻地思考了目的,设定了特定的、独特的、有争议的目的。
聚会的目的竟然可以这么别致!
让我们看看这些例子:
法庭不只是为了达成一个精准的控告,还为了探索是否可以帮助犯罪者纠正行为。
生日聚会不是简单地很亲朋好友庆祝一下,而可以是和那些能帮助我保持责任感的人一起制定未来一年的目标。
家庭聚会不是为了把家人聚在一起,而可以是在爷爷去世后,召集下一代人,创造一个符合年轻人价值观的更宽容的家庭聚会。
回想我参加过的那么多聚会:十周年大学同学聚会、各种公司的年会、亲戚朋友的婚礼,很少有明确的目的,都是按照常规套路走流程,都是兴致勃勃地参加,兴致索然地回家。如果我们能好好地思考聚会的目的,并实现它,能为我们自己和他人多创造多少美好的体验,能推进多少事情的进展。
那怎样设计一个聚会的目的呢?
1.精准定位:不要泛泛而谈,精准的说出这场聚会的目的是什么。满足每个人目的的聚会很难让人兴奋。要把聚会是做表明立场的一种方式。
2.从为“为什么要举办这场聚会”开始,一直问为什么,往下挖,再往下挖。
3.不想聚会本身的目的,而想这个阶段想达成的目标是什么,从而反推这次聚会的目的。
4.当聚会有多个目的时,要专注于一个明确的目的,仅仅围绕它展开。其他矛盾的目的要大胆舍弃,可以顺便达成的目的顺其自然。
5.作为聚会的发起人,要相信,你有资格表明发起并达到目的。
6.目的越特定越独特,参加进来的人就可能越少,所以在匹配度和宽度之间要寻找平衡。
我们读书会有没有落入流程化呢?
我觉得多少是有的。最起码我们可以更加锐化我们的目的,读书会不是为了共读一本书,而可以是通过《他人的力量》增进闺蜜之间的链接,可以是通过《逆商》帮助书友克服生命中的一次挫折,通过《高效演讲》带领书友做一次勇敢的自我演讲突破……
总之,不受制于书本身,而是关注人,关注书友的生活遇到什么,或者畅想帮助书友达成他自己都没有设想过的状态。
肯定赞美认同日记14
1.今天憋的一股劲写了一篇内容详实的文章。这么努力,真的太优秀了。
2.我们创新了越来越多的形式,让书友感受到读书是一件多么开心的事。创业多到我自己都感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