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敦煌文化!

作者: 沉睡的土豆泥 | 来源:发表于2023-04-28 06:25 被阅读0次

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季羡林先生说:“四大古老文明汇流的地方,全世界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

      如果敦煌莫高窟有一个大门,那无疑就是藏经洞。1900年,道士王圆禄在莫高窟清理积沙时,意外打开一个石窟,发现里面堆满了文书、经卷、绢画等文物。后来经研究发现,这些文物是公元4世纪到公元11世纪留下的珍贵文献,数量多达6万余件,涵盖汉文、梵文、于阗文、粟特文、回鹘文等多种文字,世称敦煌遗书。通过敦煌遗书,从前秦到元代的很多历史秘密和悬案,都有可能得到破解。

      因此,藏经洞也被称为打开中古历史的钥匙。敦煌虽好,但敦煌莫高窟中有相当一部分文物流失到世界各地,不但游客无缘一窥,研究者想要研究也是困难重重。为了让人们看到敦煌莫高窟藏经洞的盛况,还原部分出土文物的原貌和背后的故事,数字藏经洞应运而生。

      目前敦煌研究院与腾讯联合推出的超时空参与式博物馆于4月18日正式上线,这是100年来首次在虚拟世界以毫米级、高精度的形式复现敦煌藏经洞,敦煌数字藏经洞运用游戏引擎等技术,将木楼伫立、室藏万卷的珍贵场景在数字世界重现。

      参观者还可化身历史参与者,近距离观赏洞窟里的壁画、彩塑和碑文等细节,沉浸式体验藏经洞从洞窟开凿、文物流散到再次聚首的全历程。让我们一起在数字世界回望历史,沉浸体验藏经洞的千年历史变迁,亲历敦煌遗书的光华复现。

      敦煌数字藏经洞的核心是数字文保,任何一种文物最终都是要灭失的,数字化可以让藏品摆脱物质形态的束缚,在数字环境下得到永生。数字技术在文博领域的应用,使得越来越多的古迹遗址得到全面保护和展示,为公众参与体验中华灿烂文化探索多元路径。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想法,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相关文章

  • 敦煌守望笔记|打卡敦煌的N种猎奇方式

    撰稿/素材提供:敦煌文化守望者(詹啸、张和鑫)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敦煌,但是千篇一律的敦煌旅游线路是否能够满足与...

  • 观《敦煌盛典》:中国丝绸之路上的“戏梦人生”

    《敦煌盛典》大力宣扬敦煌文化,打造夜间文化旅游新地标,丰富敦煌的夜间文化和游客的夜间生活,“夜比白昼还绚丽”,在促...

  • ​传承与活化敦煌音乐,QQ音乐如何玩出数字文保新思路?

    敦煌曲子戏、敦煌舞、敦煌民歌、敦煌古乐谱……敦煌音乐文化俨然是个“国家宝藏”。一战时期,敦煌文物遭到破坏,大量的敦...

  • 光大敦煌卡上线啦~额度可高达10万,首刷有好礼!

    敦煌是古代丝绸之路的文化传承地,敦煌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银行发布敦煌联名信用卡,不仅有助于弘扬莫高...

  • 参观敦煌

    今天,我们早早起床去了敦煌,敦煌是一个充满佛教文化的地方。在敦煌,我们首先去了具有历史文化的博物馆。 进入博物...

  • 又见敦煌(第十日)

    2018年8月3日 星期五 晴 01 敦煌人不追星 除了敦煌的文化之外,我最感动的是我遇到的敦煌人。对我这个外地人...

  • 道士塔

    文/建坡 《道士塔》是余秋雨先生《文化苦旅》一书中的一篇散文,我想很多同学已经看过。写的是关于敦煌文化敦煌经卷流失...

  • 记同上一堂传统文化思政大课

    文化成就未来,遗产不容忘怀。秉承祖先智慧,传播华夏文明。 敦煌研究院院长苏伯明为我们讲述了敦煌文化的深意,...

  • 我眼中的南京文化

    相传,两千多年前,始皇出巡,途经金陵,有方士进言:此地有天子气。始皇大惊,乃命人截断方山,斩龙脉;引淮水贯穿,冲王...

  • 我眼中的“厕所文化”

    看到题目,许多人一定会觉的很倒胃口,没事后面还有更恶心的。厕所,百度解释的很“文明”:由人类建造专供人类进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眼中的敦煌文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gwpj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