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在上班路上,听到一个关于“向死而生”的小女孩的故事。
小红2岁时候,父母离异,她从此跟着父亲生活。父亲没有太好的谋生技能,只能背井离乡去厂子里打工,一年回不了几次。所以小红从小大部分时间是和姑姑们在一起,每过一段时间就换一个寄养的家庭。
小小年纪的她,变得极度没有安全感,总是想尽办法去讨好别人,但是越这样做越是孤独,身边连一个朋友都没有。
如果你身边也有讨好型人格的人,就会发现,如果她做了10件事,做成了9件,只有一件办砸了,她会很纠结于那办砸的一件事里面,深深地自责,以至于影响了和别人的正常交往,所以讨好型人格生命的底色是孤独的。
小红深刻记得,小学时候那年学校换新课桌,因为给不起钱,她被分配到教室最后去坐。个子瘦小的她前面坐的都是比她更高大买得起新课桌的同学。那一刻她内心极度绝望,开始想到死亡。
渐渐地她长大,越发开始在思考如何主动去结束自己的生命。
她曾经拿一张A4白纸,把一面写上自己想要留在世上的理由,另一面写上自己不想留在世上的理由,结果是不愿意活的理由多得多。于是她去实施了自尽的计划。
可幸是没有成功,她被救了下来。
躺在医院里的她,很伤心地痛哭了几天,最终在痛苦中她听到心底的一个声音,“我还可以为自己的生命做些什么?”
从那时候起,小红像是脱胎换骨般,开始逐渐正常地去跟身边的人交往,后来也投入到工作中并开始收获美好的友情与爱情。
她是被自己治愈的,因为人不能被除自己之外的人改变。
她是如何被治愈的?
她生命的转折点是在开始真正坦然接受曾经的苦痛开始。直面自己曾经受到的苦痛,不再逃避,那是我们人格走向健全的开始。有心理学家认为,我们人格的健全程度和接受苦痛的程度成正比。
当我们开始意识到过往苦痛带来的伤害并能坦然接受这个事实,真正的改变便从此刻开始。注意这里面已经是经历了两个时期,一个是“意识”,第二个是“接受”,正常这是需要一定的周期和时间的,所以当自己没有能直接去做出改变的时候,也不必着急和自责,只要你一直在路上,保持正确的方向就可以。
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并感谢自己的不完美,这是武志红老师给到我们每个人的建议。
我们不必完美,要真实。
坦然地面对自己人性中的缺陷,坦然地面对自己的阴暗面,因为那就是真实的自我。
武志红老师有句话是这样说的,生命总有不完美,那就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祝福大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