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我是小欧
图片来自漫画 长颈鹿但丁上月末很不容易从运营转为了产品助理,目前是在一家外包公司,主要是负责客户公司微信公众号所衍生出来的产品流程梳理,如果按照大厂的条条框框来看,产品的各方面流程那肯定是特别不规范的。不过,朝九晚五点半的生活,让我在工作之余有更多的时间来学习产品相关技能,倒也很满足。
上周二下午接到一个需求,本来以为2天能够搞定的,结果修修改改到了今天。这和自己第一次做需求不具备产品思维有关,和不了解公司的系统有关,也和自己的效率有关。有关可以改进的地方以及自己的思考总结如下:
一定要完全挖掘需求再行动
上周二接到需求以后,因为不是和客户在同一栋楼,所以一直没有当面去沟通,只是和另一位同事进行请教,同事对于后台系统已经很了解,而我才开始来学习,所以她讲述需求之后,我当时理解了场景,但是对于整个系统的反馈闭环不是很了解。
这让我没法连贯地来思考,所以做起来心里很没底,严重影响了自己的效率。直到周四下午客户找我们体验另一套系统时,我和客户进行沟通,了解整个反馈闭环,后续做起来感觉有底气很多,也能够全盘进行统筹。
和同事沟通的时候把对方当客户看待
按理来说,在做原型图之前就要和技术同事进行沟通,看看需求在技术层面能不能实现,不过,一来是自己目前也不知道如何来描述,二来是客户的需求是很基础的需求,所以也没有考虑这么多。
做好原型图之后,和技术同事进行沟通的过程中,考虑到是第一次对接,不知道对方的办公习惯,所以我把原型图发给技术同事,也把原型图上传到云端,用TXT文档保存链接发给了他,同时还说明可以依照他的阅读习惯,怎么方便我以后对接的过程中就按照这个模式来对接。
技术同事很快给了反馈,说技术方面没有问题,第一次对接过程进行的非常顺利。
需要开始明确需求文档的格式
这次我是按照同事的需求文档格式撰写自己的需求文档,但是,整个看下来总觉得不是很容易理解,我觉得给到技术同事,他们肯定需要一定的时间来理解,会降低整个团队的效率,也让我自己的专业度没法展示出来。
所以,本周内计划大量查找资料,整理之后,初步形成自己在需求文档方面的格式。
流程图 → 原型图 → 需求文档,一个阶段比一个阶段的要求高
业务流程图画起来很快,在把流程图变成原型图的过程中,瞬间发现自己的Axure用的很烂,而且毫无设计的感觉而言,最重要的是,逻辑上还会有漏洞。
看着简简单单的流程图,真正要实现出来考虑的因素前所未有的多,为了不让客户怀疑我的能力,我连续加了一波班,还连夜找产品相关的朋友进行指导。
在这个过程当中,也有点明白在转产品岗之前,朋友和我说:产品经理最重要的两个能力是沟通能力、书写能力。
以上是大方面的总结,落实到行动层面,主要是:
1、查阅资料形成自己的文档风格并尽量让阅读成本降低;
2、刻意练习使用Axure(本月有做体验报告的规划);
3、加强自己在页面设计方面的能力(本月规划的第一本书就是《写给大家看的设计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