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大的知识星球像个万花筒,什么人都有,什么话题都不限,翻来覆去也不过是人生几件套,但看的一点也不腻,总能在别人的纠结和苦痛中看到自己的迷茫和无知。
人生要经历和面对的,总会以各种方式给到,题的种类类别一个都不会少,哪怕自己的认知能够覆盖,也别想能逃过这道题,比如,通过父母还给你。
我指的是父母辈儿遭遇的金融Z骗。清醒如牧大也一样,面对独居的老母亲,一样无能为力。老人家拿出辛苦攒了一辈子的20W投入到金融,被每月定返的高额利息牢牢圈住,任谁劝都没用。
客观的说,是理解的。老人家只想给儿女减轻点负担,看着眼前稳稳的钱,身边的姐妹们都在拿的钱,哪有拒绝的道理。
通透如牧大,也只能安静的跟老母亲说,您安心拿利息,这钱回不来儿子赚回来给你。
道德经-第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斲。夫代大匠斲者,希有不伤其手矣。
【注解】
当人们不再畏惧生死,用生死来恐吓,试图控制人民又有什么用呢?如果人们原本害怕生死,对那些不把死当回事儿为所欲为的人,就把这些作恶多端不怕死的人抓起来并杀掉时,如此,谁还敢做坏事呢?
应当有专门负责行刑的人负责杀人。代替行刑的人去杀人,就好比代替木匠去砍削木材。而那些顶替木匠砍削木材的人,很少有不误伤到自己的手的。换句话说,如果我们越过自己的职责范围,代替天道去替天行道惩罚别人的话,那么相同的灾难很可能会降临到我们自己身上。
治国者刑罚严酷,民不聊生,故不畏死也。治身者嗜欲伤神,贪财杀身,民不知畏之也。人君不宽刑罚,教民去情欲,奈何设刑法以死惧之?当除己之所残克,教民去利欲也。以道教化而民不从,反为奇巧,乃应王法执而杀之,谁敢有犯者?老子疾时王不先以道德化之,而先刑罚也。
司杀者谓天,居高临下,司察人过。天网恢恢,疏而不失也。天道至明,司杀有常,犹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斗杓运移,以节度行之。人君欲代杀之,是犹拙夫代大匠斲木,劳而无功也。人君行刑罚,犹拙夫代大匠斲木,则方圆不得其理,还自伤其手。代天杀者失纪纲,不得其纪纲,还受其殃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