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杂文随笔精选录成长励志职场菜鸟成长记
想得太多,做的太少,这就是你的问题!

想得太多,做的太少,这就是你的问题!

作者: 小强同学627 | 来源:发表于2019-06-06 09:57 被阅读3次


    文/小强

    01

    前几天,一位互联网运营小伙伴通过微信找到我,希望我能给他一个“产品终极运营方案”。

    我在收到这个需求之后,先问了他几个问题。

    “目前这个产品日活多少?

    用户数量在什么量级?

    用户画像是个什么样子?

    市场规模是什么样子?

    风险点能否简单罗列一下?

    你们预期的运营目标是什么?

    是否有来自营收方或者投资方的压力?”

    这几个我个人认为他有必要告知的问题,却把他给问懵逼了。他应付着回答了几个,但都没有回答到点子上。

    “对不起,这个方案,我需要知道一些具体的数据或者结论才能给出!”

    “难道没有通用的方案吗?你就不能想想吗?”

    “通用的方案不一定适用你们的这个产品,而且这些数据我个人理解,是通过一些工具和调研就能得知的,你们难道没有去做这方面的工作吗?”

    “还真没有。”

    “那你们是如何得出你们的目标的?”

    “我们预估的。”

    ……

    我们的对话,最后在一个比较尴尬的气氛中结束。

    有时候,我们太高估自己的判断了!

    我们总是希望一切按照我们想象的进程发展,但你有想过吗?如果一切都能如愿以偿,生活的词典里哪里还会有“事与愿违”“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样的语句?

    02

    想做一个公众号,各种学习写作课程,天天阅读大号们的文章。然后,盲目高估自己的写作天赋,幻想自己靠写作月入过万,YY自己未来将全职写作,又担心未来这样的状态无法平衡生活与工作,却没有动笔写下一个字……

    想多挣点钱,各种挖掘网上的挣钱套路,又担心自己吃苦受累,时间不够。最后没有去做,穷还是穷……

    想跑步,天天幻想着自己能跑进4分钟的配速,可是临到穿上运动服时,看看外面的天色又感觉要下雨,看看时间已经到了10点又不想动了,看看咕咚app旁边王者荣耀的图标总是忍不住想要开一把黑,最后步没有去跑,胖还是胖……

    想做一个网站,原型图、需求文档全都整理了出来,可是永远不肯写下一个<html><head>,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随处可见。

    花费大量的时间,停留在思考,而不去实践,想想也就真的只能想想罢了!

    从实用角度看,脑袋里的想法再多也毫无意义。读书再多,也只有把它们付诸实践,才拥有了更大的能量。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03

    其实大部分人的一生,因为精力,因为有限的生命,往往最多只能专精一到两个领域。

    对某个领域深入了解,并把一个想法变为现实,其实会经历很多波折和困难。但如果只停留在调研洞察阶段而不是实践,人们往往还会将预设的“失败”放大,出现焦虑情绪,甚至给自己设立一堆不合理信念。

    我之前和一个创业同行聊他的项目,他在介绍了一番他的项目背景之后,说了一句:“我很担心这个app以后请求次数过多,服务器会崩掉!”

    作为互联网从业者的我,深知他的app上线之后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用户规模,根本不可能达到请求次数过多把服务器搞崩的情况。并且即使崩掉也会有高并发的解决方案!不知道这样的担心有何意义?

    我回复一针见血,并且有点不给面子

    “你的app做不出来,这样的投资,我不会参与!”

    他追问着为什么,我告诉他,因为你还没有做就在想象着自己的失败,你就已经失败了!

    始终保持探索的学习心态和实践试错,把一件事情做成的概率往往会更大。

    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我们学习长进;活在自己的想象和假设中,我们将自我设限,一无所获。

    04

    光靠阅读和思考,能帮助一个人成长吗?

    不一定!

    对于思考和实践,我认为最合理的一个做法是:寻求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平衡点。

    实干主义和理论派其实没有谁对谁错之分。

    有些人适合当实干家,不怎么思考,一直走在实干的路上。有些人适合当理论家,最后也取得了丰富的理论知识,但是一定不要去做“空想家”

    “二八原则”适用于工作,也适用于“思考和行动”。在这个过程中,80%行动,20%基于理论,无论结论是通过思考还是研究得出。

    实践出真知,但前提是去“做”。

    05

    为什么我们总是想得太多,做的太少?

    1、有的人是因为总是追求完美,或出于对变化不确定性的担忧,而放弃了行动。

    正如刚才所讲,我们有时候高估了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规划合理,预估合理,就一定取得好的结果。所以我们只考虑各个维度的因素,却没有考虑各个维度的因素的影响权重。只要其中一个或几个维度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状态,我们就干脆放弃行动。

    “做不好,不如不做”其实是个谬论,因为没有什么事情一开始就能做好的,万事开头难,第一次的体验都是最痛苦的

    决定一件事情,一个项目的结果,往往是一些权重高的核心因素,其他因素几乎没有什么太大影响。而任何事情的成败,很大程度中都取决于执行力。一副好牌打烂和把烂牌打好,就说明了执行力是关键。

    所有的规划都是人们基于主观和片面客观的推测,在现实中是否可行,需要实践去验证,很有可能你以为的完美方案在现实中根本就是此路不通。也有可能烂得不行的方案因为执行得好,反而无心插柳柳成荫!

    有了完美的方案就能成功,更多的只是你一厢情愿的想法而已!

    2、也有的人是出于对舒适区的贪恋,而放弃了行动。

    相比行动,思考的成本要少得多,风险也要小得多。行动就意味着远离自己舒适区,而人的本性却习惯将自己沉浸在舒适区当中。

    现状很糟糕,毕竟在我们可知晓的范围内,最坏也不过只是这样子。

    但将计划付诸于行动,却是将自己置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下。我们的保护机制会本能地追求稳定,趋利避害。表现在行动上,就是一直将所有规划停留于内心,而推迟将自己置于那种不确定的状态中。

    稳定并不能带来安全感。当你的现状已经很糟糕时,难道积极的行动会让它更糟糕吗?不会。不论结果如何,都不会比现在更糟糕,只是会好到什么程度,你无法预测而已。你需要接受的,仅仅是未来的不可确定性而已。

    行动了不一定马上有回报,但不行动却是永远困在泥潭里。

    3、还有的人想得多做得少,是高估了行动的难度和需要付出的代价。

    “做好最坏的思想准备”仿佛一个魔障,把人推入了担忧未来,高估困难的深渊!

    在想象中,我们很大程度上都会高估一个事情的难度。我们担心无法面对,我们担心丢掉面子,我们担心自己的愚蠢,我们也担心白费努力。

    但事实上,很多事情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可怕。办法总比困难多,再复杂的事情,经过拆解,最后都转化为一个一个简单的事情。

    明明前路只是一个窗户纸,捅破就就能看到光明,而你却把它视作一个大山,永远无法逾越!

    没有行动,你体会不到这一点。

    06

    如何才能走出想得多做得少的怪圈?

    一句话:行动和思考结合起来,尽快行动,及时自我总结,及时优化提升。

    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破除自己的心魔,找到什么是阻碍你止步于思考的根本原因。

    现在可以停下来,好好想想自己的生活、工作中,有哪些是你想得多做得少,最后不了了之的事情!

    为什么没有行动呢?是害怕失败,还是希望追求安全感,还是害怕面对的困难?

    再想想现在有什么想要做的事吗?是否想要改变?想实现什么目标?为了成功愿意付出什么?如果没能实现自己是否可以接纳自己?

    如果上面几个问题想明白了,加油去做吧!

    历史唯物主义哲学的观点认为: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量变引起质变!因此,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及时自我总结,及时优化提升,建立行动和思考的刻意练习正向行为,以阶梯样的方式进行提升和成长!

    成功者,就是把事情重复做,反复做,在做的过程中找到新的发现,一边摸索一边前行。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让梦想插上翅膀,你的征途,将是星辰大海!

    End~

    注:本文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我是小强,一位成长中的心理咨询师,互联网产品运营

    愿我的文字,能给你想要的温暖!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想得太多,做的太少,这就是你的问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hmrx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