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原创精品集诗★远方可尔必思·如人饮水
深度解析秦始皇陵是否已经遭到焚毁

深度解析秦始皇陵是否已经遭到焚毁

作者: 渴死之水 | 来源:发表于2018-09-04 12:57 被阅读185次
深度解析秦始皇陵是否已经遭到焚毁

秦始皇陵以其宏伟的规模、神秘的地宫、丰富而令人遐想的陪葬品闻名于世。可是人们却被皇秦始陵究意是否被盗、是否真的如《汉书》所记载的那样,已经被火焚毁了等问题,困惑了两千多年。

如果说秦皇陵的确曾被人盗掘,那么其损毁程度究又如何?这些都关系到这座伟大陵墓的发掘价值的问题。

自从一九七四年发现了兵马俑坑之后,考古工作者对秦始皇陵进行了大量的钻探,科技工作者又对秦始皇装地宫中的汞含量进行了测量和鉴定,依据已有的考古资料,再结合历史文献进行综合分析,可以为解决这一历史悬案提供一些有力的旁证。

过多年考古研究,专家们认为虽然秦始皇陵还没有发掘,对秦始皇陵盗焚的问题,还不能做出结论,但大多倾向于其地宫并未遭严重破坏。

在典籍中第一个记载秦始皇陵曾被项羽盗掘的是成书于西汉武帝时期的《史记》。

司马迁在《史记・高祖本纪》中记载了公元前二O三年,刘邦和项羽率在河南广武对峙的时侯,刘邦曾历数项羽的所谓的十条罪状。其中的第四条是“怀王约入秦无暴掠,项羽烧秦宫室,掘始皇帝冢,私收其财物”。

深度解析秦始皇陵是否已经遭到焚毁

其次,记载秦始皇陵被盗掘,并且被火焚毁的是成书于东汉初年的《汉书》。

班固在《汉书・楚元王传》中说:“项籍燔其宫室屋宇,往者成见发,其后牧儿亡羊,羊入其,牧者持火照求羊,失火烧其藏椁。自古至今,葬未有盛如始皇者也,数年之间,外被项籍之灾,内离牧竖之忠,岂不哀哉。”

这种说法又与《史记》有所不同,只说是“项籍燔其宫室屋宇”、“外被项籍之灾”,并未明确项羽掘始皇帝冢,私收其财物,而是“往者咸见发掘”,并又增加了牧者“失火烧其藏椁”的记载。

第三个比较完整地记载秦始皇陵被盗掘焚毁的是成书于北魏时期的《水经注》。

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写道:“项羽入关发之,以三十万人,三十日运物不能穷,关东盗贼销楟取铜。牧人寻羊,烧之,火延九十日不能灭。”这里明确记载了秦陵地宫被盗掘一空并遭彻底焚毁的情况。相比《汉书》还增加了“关东盗戴销椁取铜”的记载。

第四个记载秦始皇陵被掘的是成书于唐代的《晋书》。

由房玄龄等人主编的《晋书・载记》说石季龙“使掘秦始皇塚,取铜柱,铸以为器。”这是说后赵国主石虎也盗掘过秦陵,目的是为了取铜。

另外,明代工部主事都穆撰写的《骊山记》中亦写道:“项羽、黄巢皆尝发之。”没有提及石虎盗掘一事,但增加了黄巢掘陵的情节。

如上所述,秦始皇陵从秦末到唐末先后四次遭遇劫难,即项羽盗掘、关东盗贼销铜取椁、石虎掘塚取铜柱、以及黄巢的发掘。

客观分析这四种记载,应首先从《史记》入手。《史记・高祖本纪》中讲:“项羽烧秦宫室,掘始皇帝冢,私收其财物”,是借用刘邦之口讲的,而在《史记・项羽本纪》中却只字未提项羽掘秦始皇帝陵一事。只谈到了项羽“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妇女货宝而东。”

刘邦一共指责项羽十条罪状:

其罪一,“始与项羽俱受命怀王,日先入定关中者王之,项羽负约,王我于蜀汉。”

其罪二,“项羽矫杀卿子冠军而自尊。”

其罪三,“项羽己救赵,当还 报,而擅劫诸侯兵入关。”

其罪四,“怀王约入秦无暴掠,项羽烧秦宫室,掘始皇帝冢,私收其财物。”

其罪五,“又强杀秦降王子婴。”

其罪六,“诈院秦子弟新安二十万,王其将。”

其罪七,“项羽皆王诸将善地,而徙逐故主,令臣下争叛逆。”

其罪八,“项羽出逐义帝彭城,自都之,夺韩王地,并王梁楚,自多予。”

其罪九,“项羽使人阴弑义帝江南。”

其罪十,“夫为人臣而試其主,杀已降,为政不平,主约不信,天下所不容,大逆无道。”

其中,除第四条外,其余皆有实据,并在《史记・项羽本纪》中都有记载。唯独第四条中“掘始皇帝家,私收其財物”却无法找到旁证材料。所以司马迁对项羽是否盗掘了始皇陵并盗走了其中的珍宝,无法确定,因此在《史记・项羽本纪》中对此事避而不谈,只是在《史记・高祖本纪》中如实记录了刘邦对项羽的指责。

《汉书・楚元王传》亦未记载项羽盗掘始皇陵,只谈到“项籍燔其宫室屋宇”,“外被项籍之灾”,这些说的是项羽对秦始皇陵园地面建筑物的破坏。考古调查证实,在秦始皇陵封土的北侧和西北侧有大片的建筑遗址,在这些遗址内又有大量的红烧土和成堆的残砖破瓦,这说明秦始皇陵园地面建筑物确系毁于火焚。

顶羽之所以一入关中,就要杀秦王子婴,火烧阿房宫,对秦始皇陵园地面建筑物肆意破坏,是源于秦楚两国的历史恩怨。

在《史记•项羽本纪》中,范增如此说:“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返,楚人怜之至今。”

在秦昭襄王十四年,秦将白起“拔鄢、鄧五城,其明年,攻楚,拔郢,烧夷陵。”秦攻破了楚国都城郢,迫使楚国迁都于陈。最令楚人愤恨的是白起烧了楚国的王陵。而且项梁父亲项燕被秦将王翦所杀,项羽的叔父亦被秦少府章邯所逼杀。作为楚国贵族后商的项羽在进入关中之后,他的行为被强烈地报复冲动驱使。掘开地宫,将秦始皇焚尸扬灰,将其中的财物劫掠一空是他最迫切地愿望。

但项羽从入关到离开关中,这段时间很短,因此,项羽无法派三十万人以三十日的时间去掠夺秦始皇陵中的财物。秦始皇陵的修建,尤其是地宫的建造无疑是采用了当时最好的建筑材料,使用了最优秀的工匠,应用了最先进的技术。要进入秦始皇陵地宫极其困难,但摧毁地面建筑要容易得多,因此项羽在无奈之下选择了焚毁秦陵地面宫殿屋宇来泄愤。

如果说秦始皇陵真的如《水经注》所记载的那样,被项羽盗掘一空,为何距离秦始皇时代只有百余年的《史记》中并未明确记载,而到了其后五百余年的北魏时期却被记载得如此详尽,犹如作者亲眼所见一般?

汉朝建立后,刘邦在公元前一九五年派人为秦始皇守陵,这一做法,除了稳定人心、显示其仁义外,也说明刘邦认为秦始皇陵有保护的价值,否则派百余人守一座空墓还有什么意义呢?

《史记・秦始皇本纪》明确记载了秦始皇陵地宫中有防盗的“机矢”,并且能做到“有所穿近者辄射之”。如果秦始皇陵被盗,必然会有盗墓者被机矢所伤,但历史文献中从没有盗墓者被努矢所伤的记载。

《史记・秦始皇本纪》又明言秦始皇陵地宫中“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如有人盗墓,必然会被水银散发出来强烈的毒气所伤而死,可史料中也从无这种记载。

后世对秦陵已被盗掘也不相信,否则数百年的石虎、千年后的黄巢为什么还要去掘秦始皇陵呢?

对项羽是否派人掘陵进入墓室,宋代人亦持怀疑态度,如宋人卢氏在注解张华的《博物志》时说:“秦氏奢侈,自知葬用珍宝多,故高作山,从难发也,高则难上,固则难攻,项羽争资之时,发其陵,未详甚至棺否?”

明代的学者李贽也说:“秦亡而项羽掘始皇陵,浩劫三月,未可信者,无一字言其始皇棺木之事。”

古代历来有以盗墓为业者,那么这些人是否盗掘过秦始皇陵呢?据《吕氏春秋・安死篇》记载:“惮耕采薪之劳,不肯官人事,而祈美衣移食之乐,知巧穷屈,每以为之,于是乎群多之徒,以深山广泽林数,扑击過夺,又视名丘大基之厚者,求舍便居,以微抇之。日夜不休,必得所利,相与分之。”

《陆判手卷》中说:“有人自关中来者。为言奸人,率于古贵人旁,相距数百步外为屋以居,人即于屋中穿地道以达于所,故从其外观之,未见有发据之形也,而藏已空矣。熟知今人之巧,古已先有为之者。小人求利,无所不至初无古今之异出。”

《史记・货殖列传》也说:“中山地薄人众,民俗環急,仰机利而食,丈夫相聚游戏,悲歌惊慨,起则相随椎剽 ,休则掘冢作巧奸治。

从这些记载中可见,古时一直有好吃懒做又贪图一夜暴富的人打古墓的注意,盗墓早已成了风气。

深度解析秦始皇陵是否已经遭到焚毁

始皇陵随葬品之丰富珍贵,必然使这些仰机利而食之徒垂涎三尺 ,但秦始皇陵修建之竖固,连拥有数十万军队的项羽黄巢大张旗鼓地发掘都无可奈何,何况这些鸡鸣狗盗之辈。因此,这些人偷偷摸摸地盗掘行为成功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

几十年来,考古工作者在秦始皇陵封土周围进行了大量细致的钻探工作,钻探资料表明,秦始皇陵地宫四周均有4米厚的宫墙,宫墙还用青砖包砌起来,并且找到了若干个通往地宫的甬道,发现甬道中的五花土并没有人为扰动的迹象,只在泰始皇陵封土西侧,铜车马陪葬坑的通道部位发现两个直径1米,深度不足9米的盗洞。这两个洞椭园形,根据其形状与遗物判断,似为宋代人所据,但这两个盗洞均远离地宫,说明盗墓者并未进入秦始皇陵地宫之内。

秦始皇陵地宫中存在大量水银的事实,更是其未遭受大規模盗的有力证据。对《史记・秦始皇本纪》中“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的记载,人们历来持半信半疑的态度。现在,经过现代先进探测仪器的测定,这一记载已经得到证实。

经过多次取样分析的结果表明,在位于秦始皇陵地宫正中上的封土中,大致在12,000平方米的范围内,汞含量高出其它土填280倍,其分布的密度呈有规律的几何形状。科技工作者还对当时挖封土形成的鱼池土壤进行了取样分析,并没有发现汞异常,这就排除了泰始皇陵封土中出现的汞异常是从鱼池的土中带来的可能性,证明了始皇陵封土中的汞含量异常是地宫中水银蒸发形成的,如果秦始皇陵有通往地宫中的盗洞,水银早就顺盗洞挥发掉了,如今不会检测到这种异常。

日本人足立喜六曾于1906年亲身考察了秦始皇陵,他也认为《水经注》中的发之以三十万人,三十日运物不能穷等记载“全属空漠之想象,殊难凭信也”。

以上材料完全可以说明,秦始皇陵地宫没有被掘开。不论是项羽、石虎,还是黄巢都不可能进入地宫之中,他们只是实施了对墓室的发掘,但并未成功。因此,关于牧者进入墓内求羊,火烧地宫之说不能成立。即使牧者能进入墓内,也未必能火烧其楟。历史文献虽然对秦始皇所用棺椁之质材的记载有两种不同说法,但两种说法都认为棺椁用的是不易点燃的质材。一说是石椁,如《汉书•楚元王传》中说“石椁为游馆”,另一说是铜椁,如“关东盗销取铜”,显然石和铜都不可能燃烧,只有木椁才可能燃烧。但《汉旧仪》又说秦始皇陵的深度已经“烧之不燃”,说明地宫中空气稀薄,含氧量极低,即使是木椁也难以燃烧。故火烧藏椁之说不可信。

唐代以来,有不少文人骚客都曾吟咏过秦始皇陵,对秦始皇陵被盗焚发出了惋惜的感叹。如唐代诗人张九龄在《和黄门卢监望秦始皇陵》中道:“始掘既由楚,终焚乃因牧。”唐代杜牧在《过骊山作》中写道:“牧童入火九泉底,烧作灰时犹未結。”李白在《登高丘而远望海》中叹曰:“君不见,丽山茂陵尽灰灭,牧羊之子来攀登,盗贼劫宝玉,精灵竟何能。”唐代诗人鲍容在《经始皇陵》中写道:白昼盗开陵,玄冬火焚树”。清代诗人袁枚在《始皇陵咏》中则感叹:“生则张良椎之荆轲刀,死则黄巢掘之项羽烧”。这些诗文都认为秦始皇陵已被盗掘,地宫已被火焚。他们的根据就是来源于《汉书》和《水经注》,但这些都是文学作品,不能当做考古史料。

深度解析秦始皇陵是否已经遭到焚毁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秦始皇陵终有一天会得到科学合理地发掘,那时,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将是一座无与伦比的先秦文物宝库,秦陵发掘将成为人类历史上最为壮观的考古发现,全世界都将饱览中国先秦时代的科技成果和文化艺术瑰宝。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大小白杨:收了慢读!
    渴死之水:@大小白杨 🙏🙏🙏😄😄😄
  • 名言诗句:历史知识丰厚,佩服!
    渴死之水:@名言诗句 哪里呀,就是因为喜欢,平时一直看那些书,然后就讲出来大家一起看看。
    名言诗句:@渴死之水 为您丰厚的史学积累和高超的写作水平点赞!
    渴死之水:@名言诗句 谢谢谢谢,我只是比较喜欢这些 😄🙏🌷
  • 新醒世明言:讲得祥尽清楚。
    渴死之水:@新醒世明言 谢谢友友来访 🙏🙏🙏
  • 长亭外的夏小乔:博学!佩服呀!💐💐💐💐💐💐💐💐
    渴死之水:@长亭外的夏小乔 我比较喜欢这样,就多看了一些资料,有些心得,就说出来了😄
    长亭外的夏小乔:@渴死之水 好多方面您都分析的很透彻,真心佩服!☕☕🌸🌸🌸🌸
    渴死之水:@长亭外的夏小乔 谢谢,过奖啦😄🙏🌹🎼
  • 旺草老牛:真下功夫,佩服。
    渴死之水:@旺草老牛 也谈不上下多大功夫,只是喜欢而已😄
  • 独秀一栀:很受益,有理有据,友友丰富的学识令人叹服!点赞,点赞,点赞!👍👍👍🌹🌹
    渴死之水:@独秀一栀 谢谢友友高度评价🙏🙏🙏🌹🌹🌹
  • 浅笑微印Natasha:老师全方面解读秦始皇陵是否被盗,考证史料丰富,读者也能从中增长见闻!:+1::+1::+1:
    浅笑微印Natasha:@渴死之水 不客气,老师:cherry_blossom::cherry_blossom::cherry_blossom:🍀🍀🍀
    渴死之水:@浅笑微印Natasha 谢谢友友夸奖 🙏🙏🙏🌹🌹🌹
  • 素年清时:学识渊博
    渴死之水:@素年清时 谢谢友友夸奖啦🙏🙏🙏
  • 淡月6688:充分说明陵墓没有破坏,那么将来发掘将是震惊世界的大事件。
    渴死之水:@淡月6688 但愿如此吧😄
  • 老树_:准备再读,收藏。
    渴死之水:@Old_tree 谢谢啦😊🙏🍎☕️
  • 身在白云外:许多年前看过一份资料,说是当时用曰本先进仪器测出了陵墓的内部大概情况,证明司马迁“穿三泉”等记录是对的,只是如果保护措施做不到万无一失的话,近几十年是不会去打开的。
    渴死之水:@身在白云外 也许永远不会发掘,就像可口可乐的配方一样,如果完全公开也就失去了神秘感,还不如让它始终是一个吸引人们的迷。
  • 张寰陶儿:老师博学:+1:
    渴死之水:@张寰陶儿 谢谢友友啦😊🙏🌹☕️🍎
  • 就爱嗑瓜子:长知识了!👍
    渴死之水:@就爱嗑瓜子 谢谢友友点赞🙏🌹☕️
  • 不惑而歌:专业的很!
    渴死之水:@不惑而歌 专业谈不上,只是平时比较喜欢这些 😄
  • 那個長江:嗯……学习了👌
    渴死之水:@那個長江 谢谢友友🙏🙏🙏
  • 夏诺xn:专业哦,秦始皇陵一直是个谜呢:stuck_out_tongue_winking_eye:
    夏诺xn:@渴死之水 是啊,:smile:
    渴死之水:@summer夏知绿 也不知什么才能发掘
  • 雨林季风:很专业!欣赏学习!
    渴死之水:@雨林季风 谢谢友友🙏🙏🙏
  • 明筱:👍
  • 文心剑胆:如果水银是秦始皇生前放的,估计秦始皇尸骨已不能放在陵中规定的放尸骨的地方。
    项羽一定曾挖开陵墓,可能因为墓内水银挥发没有成功,才烧了陵墓表面的建筑和劫掠了墓表建筑里的东西。
    陵墓中的水银也许曾密封的很好,被项羽破坏后,才导致水银泄露,二千多年后,水银才挥发的到处都是。和核泄露一个道理。
    文心剑胆:如果始皇棺中也有水银,始皇会面目如生。
    文心剑胆:以秦始皇墓的等级,当时一定密封很好。可项羽军队力量强大,破坏密封是必然的事。毕竟破坏力强于小撮盗墓贼。
    文心剑胆:如果秦始皇入葬前水银密封不好,尸骨定然到不了预设的地方。所以项羽破坏前一定密封很好。如果没破坏,估计现在也不会泄露出来。
  • 杨福江:不是一般得非常专业,赞:clap: :clap: :clap:
    渴死之水:@杨福江 谢谢朋友夸奖,专业谈不上,只是比较喜欢这类话题,平日多关注了一些。

本文标题:深度解析秦始皇陵是否已经遭到焚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hnpw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