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論語卷之四】

【論語卷之四】

作者: 灵素心蘭 | 来源:发表于2024-03-05 05:43 被阅读0次

    述而第七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

    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子曰:“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

  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

    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嘗無誨焉。”

    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子食於有喪者之側,未嘗飽也。於是日哭,則不歌。

    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唯我與爾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軍,則誰與?”子曰:“暴虎馮[píng]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

    子曰:“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子之所慎:齊[zhāi],戰,疾。

    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

    冉有曰:“夫子為衛君乎?”子貢曰:“諾。吾將問之。”入,曰:“伯夷、叔齊何人也?”曰:“古之賢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為也。”

    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gōng]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云。”

    子曰:“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

    子所雅言,《詩》、《書》、執禮,皆雅言也。

    葉公問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對。子曰:“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子不語怪,力,亂,神。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天生德於予,桓魋[tuí]其如予何?”

    子曰:“二三子以我為隱乎?吾無隱乎爾。吾無行而不與二三子者,是丘也。”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有恒者,斯可矣。亡而為有,虛而為盈,約而為泰,難乎有恒矣。”

    子釣而不綱,弋[yì]不射宿。

    子曰:“蓋有不知而作之者,我無是也。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知之次也。”

    互鄉難與言,童子見,門人惑。子曰:“與其進也,不與其退也,唯何甚!人潔己以進,與其潔也,不保其往也。”

    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陳司敗問昭公知禮乎?孔子曰:“知禮。”孔子退,揖巫馬期而進之,曰:“吾聞君子不黨,君子亦黨乎?君取於吳為同姓,謂之吳孟子。君而知禮,孰不知禮?”巫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茍有過,人必知之。”

    子與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後和之。

    子曰:“文,莫吾猶人也。躬行君子,則吾未之有得。”

    子曰:“若圣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云爾已矣。”公西華曰:“正唯弟子不能學也。”

    子疾病,子路請禱。子曰:“有諸?”子路對曰:“有之。誄[lěi]曰:‘禱爾于上下神祇。’”子曰:“丘之禱久矣。”

    子曰:“奢則不孫,儉則固。與其不孫也,寧固。”

    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

    泰伯第八

    子曰:“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

    子曰:“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xǐ],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君子篤於親,則民興於仁;故舊不遺,則民不偷。”

    曾子有疾,召門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詩》云‘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曾子有疾,孟敬子問之。曾子言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貴乎道者三:動容貌,斯遠暴慢矣;正顏色,斯近信矣;出辭氣,斯遠鄙倍矣。籩[biān]豆之事,則有司存。”

    曾子曰:“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嘗從事於斯矣。”

    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君子人與?君子人也。”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子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子曰:“好勇疾貧,亂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亂也。”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其余不足觀也已。”

    子曰:“三年學,不至於穀,不易得也。”

    子曰:“篤信好學,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

    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子曰:“師摯之始,《關雎》之亂,洋洋乎!盈耳哉。”

    子曰:“狂而不直,侗[tóng]而不愿,悾[kōng]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子曰:“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與焉。”

    子曰:“大哉,堯之為君也!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蕩蕩乎!民無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煥乎,其有文章!”

    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亂臣十人。”孔子曰:“才難,不其然乎?唐虞之際,於斯為盛。有婦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謂至德也已矣。”

    子曰:“禹,吾無間然矣。菲飲食,而致孝乎鬼神;惡衣服,而致美乎黻[fú]冕;卑宮室,而盡力乎溝洫[xù]。禹,吾無間然矣。”

相关文章

  • 季谦先生:孔子的音乐素养

    季謙先生于已丑(2009)年正月初四夜 講于深圳鹿鳴新學堂四樓古琴班教室 怎樣讀《論語》等智慧之書 讀《論語》幾乎...

  • 論語心说|雍也篇6.20:“一等人”与“末等人”,論《論語》中“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論語》當中,孔子曾多次罢人分成“三六九等”。 既:《論語·雍也6...

  • 大学章句

    四書: 《大學》 《論語》 《孟子》 《中庸》 《論語》和《孟子》是主幹,《大學》和《中庸》是綱目 四書的重要性是...

  • 逻辑,是最好的老師。

    子曰:“法语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出自于《論語·子罕9.24》 《論語》中提:“法”字,寥寥几笔;但...

  • 欲罷不能

    今晚聽一堂《論語》課,雖然早先已聽程子說:“頤自十七八讀論語,當時已曉文義。讀之愈久,但覺意味深長。”也屢屢讀論語...

  • 儒学道德之本論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出自《论語·述而7.3》) 我們讀《論語》,经常...

  • 讀書終老——讀通札記(338)

    讀中華點校本《卷三十三》,感:1、讀書終老。子曰:古之讀書,為己;今之讀書,為人!竊語:無論為人,或己,讀書快樂,...

  • 《論語》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解讀 本章對今天傳統文化的推廣傳播可謂...

  • 《論語》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解讀 本章依然要從整體脈絡上去理解,前面的...

  • 《論語》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解讀 本章依然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論語卷之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horz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