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28

作者: 改变的迷宫 | 来源:发表于2021-05-28 21:02 被阅读0次

    今天看到一个热搜,“北大教授吐槽给女儿辅导作业”,在短视频总,教授很无奈的表示对自己女儿“无法按照预期上进”的着急,我对一个镜头印象是比较的深刻,教授在不断的翻阅书籍,紧随着的声音是“每一个孩子都有他们独到的地方,都有过人之处”,这句话在我看来内容是很丰富的,教授提到,我们作为家长不能靠单一的尺度来评判孩子,从多元化的角度多方面的发现孩子的优势,这就句话包含了这个意思,可是在和教育的接触过程中,这句话我觉得还有以另外的一些含义。

    对于孩子来说,我们可以分为具有天赋的孩子和普通孩子,对于前者透过这句话其实可以放的更开更广,换句话说我们可以给他们更多的自由,但是对于后者,我们可以在不断挖掘的基础上保持一种标准,这种标准并不是一种绝对的尺度,而是一种结合学生来说相对尺度,在这个尺度以上,我们可以给予孩子一定程度的自由,这种相对的尺度是为了提供更多的时间,我们可以用这些时间来发现孩子独到的地方,也让这些孩子多一些可能。

    提到这里也许会有疑问,为什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保持一种标准,因为我们都知道孩子的自制力是有一定的限制,学习能力普通的情况下,再加上懒惰的性格,在来一个宽松的环境很难保证孩子水平的稳定,若是在未来的某一天,孩子发生了一种质变,但事后这种思维上的质变缺乏基础知识的支撑,很容易让他们感到无力,进而缺乏自信。这个时候他们也许会后悔之前为什么不努力,但是相对的我们也会因为不严格保证标准而感到后悔。毕竟我们相当于扼杀了孩子产生质变后的某种可能性。

    我们都知道初中学生是多变的,复杂的,初中孩子心理是青春期最重要的转变期,因而初一、初二和初三学生具有巨大的不同,初一的孩子很多孩子是没办法意识到一些习惯、思维的总要性,因此经常会出现老师家长说很多次,但是真正执行却是很少,导致的后果很明显,他们很纠结,自信而不自信,总是会自我感觉良好认为自己很多知识都会,只是没有细心的去写,但一次一次的成绩让自己很怀疑,是否是自己能力的问题,这个时候孩子是在飘着。初二是一个转变,身体的成熟影响了心理的成熟,他们逐渐明白老师和家长反复提到的习惯、思维背后的意义,开始转变自己的行为,逐渐融入和接受更多的内容,当然自我的思维也在成熟,相比之下属于那种比较好改正也有些固执,遇到他们认为是正确的观点,接受很快,但是不认可的人或者事便很容易阳奉阴违,毕竟很多话不再说,有些内向型。初三之后说的话会更少,但也更加的明白自己的学习的意义,这个时候会感受到标准的重要性。

    这个标准会是保证孩子不掉队的基调,拥有这个才能够让过孩子在未来有一定的可能来一个转变,但这个标准的成型依靠的是前期家长的威严,这个威严可以是传统意义的严格,也可以似乎某种程度的威信,最核心的是让孩子有敬畏心,让他们能够坚持而自由的度过自己特殊成长期,在自己明白这个世界的一些逻辑,明白学习意义的时候能够有更多的机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1-05-28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hqes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