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8876611/155396a4ccab16fe.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8876611/422616a3c0ca1f57.jpg)
题目:
齐宣王问孟子:"吾欲任忠去邪,用得其当,唯左右前后贤不肖,孰辨邪?"
孟子曰:"用之而已矣。"
王曰:"恶知可用而用乎?"
曰:"……贤不肖在王之左右,诚久矣。进退以恭,言容以庄,目之于外,诚不分其贤不肖也。在禄以诱之,劳以处之,索其内,然后辨矣。王苟不用,则贤不肖何以别乎?"
要求:熟读上面故事,以此发挥,作"辨贤不肖文"。
隔壁老王丧偶多年,含辛茹苦把三个儿子拉扯大,直到各奔东西成家立业。
老大爱财一毛不拔;老二爱喝嗜酒如命;老三好色四处留情。他们三兄弟都有缺点,但在对待老父亲的养老问题上还算不错,每周三兄弟都会带着媳妇去探望一次。虽然他们从不花钱买什么东西孝敬,但父亲家里的家务活,洗衣做饭,端茶倒水或是陪着看病聊天他们都会抢着干,并且风雨无阻从不间断。
邻居们都羡慕和夸奖孤苦伶仃的老王有福气,养了三个孝顺的好儿子,还顺便得了三个贤惠的好媳妇。
每次听到外人地称赞,老王就会不自觉地拽紧自己缝制的内衣口袋,里面藏着一把锁着房产证的钥匙,这是他驾驭儿子们孝贤的唯一法宝。
殊不知邻居们只是看到老王家表面上的和睦亲密,只有老王自己心知肚明,事无绝对,人无完人,好坏对错只是每个人看到的角度不同而已。
三个儿子到底是贤人还是肖小?不过都是为了他唯一的财产那张房产证而已,这才是让他们努力由从肖变贤的原因。
点评老师:爱佛僧 评语:把握的不是很精准。这个,主要在“辨”的方法上,要把如何“辨”写出来。
师叔元宿周期表的答复:这个好!
![](https://img.haomeiwen.com/i8876611/2aa42d30310ef445.jpg)
题目:
一个小故事,幼儿园老师向学生的爸爸投诉:"毕先生,你这位公子小文整天在学校讲脏话呢!"
爸爸怒不可遏,巨灵之掌一掴,小文已经泪如雨下,爸爸仍不罢休,高声怒喝:"干你娘!你哭什么?学人家说脏话话,我他妈的把你打死!"
要求:从上面的故事,想到什么写什么。500字以内。
“TMD和干你娘”是从孩子的老子嘴里蹦出来,难道这就不是脏话而是净话吗?
按照孩子父亲的逻辑,原来好话坏话、脏话净话本身并无对错,而是看从谁的嘴里吐出来。从老子嘴里吐出来,哪怕是屁那也是香的;从孩子嘴里吐出来,哪怕是香的,只要别人听了不爽,老子也会认为是臭的。
都说黑白无常,那么在这位老子的眼里就真的是无常,老子说是白就是白,说黑就是黑,老子才是王道。你小子没有无常的智慧,只会一味跟着老子东施效颦,毛没长全学得再像也是错的,只能棍棒伺候!
所以有什么样的老子,就教出什么样的孩子。孩子不过一张白纸,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而已。
点评:爱佛僧 评语:是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