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野菜
儿时的记忆是长久而美好的。小时候,看见小伙伴拿着野菜馅馍馍吃得津津有味,羡慕不已,便采来沙蓬,央求母亲也做着吃。手巧的母亲拗不过我,给我蒸了一顿沙蓬馅的饺子,啊呀,那是我生平第一次吃“野味”,鲜嫩美好,香气四溢,至今想起仍觉齿颊芬芳。
近几年,逐渐步入老年的我开始了口味和心灵的逆生长,疯狂地想再次品尝儿时野菜的味道。
但住在魅力迁安县城,大美景观,入眼便是风景,处处被勤劳的园林工人打理得整齐漂亮、景色怡人,遍寻城里难见野菜踪影,偶见马蜂菜(学名马齿苋),虽知能吃,可印象中它味道偏酸,没什么好印象,便不在我尝试采撷之列。
未建轩辕阁时,好友告诉我黄台山公园北侧一处坡地有人参菜(不知学名叫什么),很多很茂盛也很好吃,便相约去采。果然高高低低的人参菜,绿莹莹、嫩生生,连接成片。我们揪尖采叶,一会儿就是一手提袋,得意满满。回家摘菜清洗,开水绰烫,凉水再激,人参菜更加鲜嫩青翠,厨房飘出浓郁的清香,大口吸入,大呼享受。第一次用人参菜蒸的是包子,觉得比任何青菜馅都鲜美,口腹之欲得到前所未有的满足。之后采人参菜做馅便成了我业余一大癖好。每逢春夏之交,我都会寻寻觅觅,或是公园,或是野地,或是路边墙角,只要有人参菜,便一定不会逃出我的法眼,悉数落入随身携带的袋子中,包饺子,烙盒子,蒸菜娘娘,一发不可收拾。
后来又认识了荠菜,没想到,荠菜的清香更胜过人参菜。于是,新寨的麦田,四体村的野地,甚至是姐姐家的院子,都留下了我挖采荠菜的足迹。荠菜只在初春生长,采摘只有半月,最多一月便老得不能入口,因此那美味吃过一次几次便要令人回味一年,那份留恋,那份企盼和想念便因时间的姗姗拉长变得格为强烈。
再后来又发现了沙蓬,虽激起儿时的兴趣口味但终因为口感偏干、缺乏水嫩,变成偶一尝之的野味。而印象中酸味的马齿苋却被我开发成了美味,用蒜泥清炒不仅消失了酸涩,反而嫩脆清香,美味养生,又因为生命力极强,沟渠、石缝、墙角、院子都能肥美鲜嫩,便成了我餐桌上的佳肴。
我先生说,你也是农村长大的,对野菜至于那么新鲜放不下吗?
其实,真不是我追风矫情,因为野菜不但营养养生,是舌尖上的美味,更是因为采撷时一颗颗野菜在前面的招引,唤起我孩提时代薅草那一刻刻内心的满足感,那种感觉就像寻找宝石一样,找到一颗又一颗,前面还有许许多多,怎能停手呢?
告诉你吧,这种经历和感觉在我的职业生涯中作用大啦。您想啊,一个梦想,两个梦想,多个梦想的牵引,怎能不使我一次次进步,一次次成长,一次次体验小小成功的喜悦呢?更何况野菜是大自然的馈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绿色环保,经济省钱,作为一个掌管柴米油盐的家庭主妇,怎能舍得放下手呢?告诉您吧,我家冰箱有存货,凡是吃不完的野菜烫好后分装小袋冷冻起来,虽新鲜有些打折,但一冬天不见绿叶,我的存货是不是也是很好的弥补呢?比那大棚出产反季蔬菜还要地道吧!
什么才是我寻野味成癖的真正原因?我也说不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