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龙的内部分享

作者: 高少辉_骚辉 | 来源:发表于2017-05-21 13:45 被阅读77次

产品规则越简单越好,但是有一个前提是必须满足用户需求(真正的需求)

  • “产品越简单越好,越能让群体形成自发的互动”,但是互动的结果是很难预测的,所以如果你放入一个复杂的规则,用户反而不知道怎么样用这个规则互动起来
    让用户保持饥饿,让他们保持愚蠢
    何为真正的需求?是人的贪婪、嫉妒、执着三个心理需求

现在做产品是要满足一群人的需求的,而不是做外包那样满足一个人的需求

  • “功能是做需求,定位是做心里诉求”,所以当我们在做一个产品的时候,我们在研究人性,而不是在研究一个产品逻辑
  • 什么是产品体验?总结一个字的话,就是“爽”,两个字就是“好完”
  • 做产品的时候要找到用户心里的诉求的本质,这个本质是什么?比如对微博来说,用户上微博的原因是为了炫耀,是因为害怕孤独,是因为构造个人影响力。

“我们一直坚持的一个原则是——尽可能不要把技术指标暴露给用户”,“用户要的不是了解你的参数、特性、技术指标这些东西,用户要的是你给他提供了什么样的新的体验”

“产品是技术和艺术的结合,或者产品是技术和人文的结合”——乔布斯

“我们只做一件事,一个产品只能有一个定位,或者有一个主线功能”,举例来说:对于一个windows页面或者一个客户端页面,我们尽可能在一个界面里只有一个主要的按钮,这个按钮非常显眼。用户看到以后基本不要思考,点这个按钮就行了,如果一个界面里并排着两个或者更多的按钮,这说明有问题。这意味着这个界面以后有一个分叉路口,用户需要思考才知道下一步该做什么,我们没有给他任何暗示,就是这个样子。

如果你这个版本做了10个功能都上线了以后,它们各自对用户带来的帮助有多大?如果真的想这个问题,你会发现其实两个功能就够了。

用户体验的产品思路:傻瓜心态。把用户当傻瓜,把自己当傻瓜来用产品。

  • 什么是一个“傻瓜化”的过程?把你自己当作傻瓜的过程要放下你脑袋里所装的东西,这个时候就想你时一个初级,什么都不懂的用户,使用这个产品,这个翡翠难做到。
  • 如果你做不到,你就拉一个用户过来,看着他用。当我们进入到一个很傻瓜的状态,你会问自己问题,我现在干什么?为什么要进来?我进来想完成什么

多感知一些趋势

能知道下一步会流行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感知趋势是来自于我们的各种渠道,包括生活中的各种渠道,活着微博上的各种渠道。
用户是很懒的,我们要针对这些懒人来做设计。因为懒人不喜欢去学习,也不喜欢多花一分钟先去了解一下。
如果你的产品需要有一个弹出来的提示来告诉用户需要怎么做,那么你就失败了,因为用户懒得看。

四种思维打造一个产品

用完即走:用完即走,其实是Google的一个哲学,但是很多产品的考核是用户在这里停留的时间有多长。

  • 这是一个选择,你是选择给用户自由一些,还是把他拉到这里。我们的选择是用完即走,而不是一定要让他黏在这里,因为他下次还会回来。
    我们也鼓励插件化的思路,这个看起来很技术化但是对插件的架构也是这个样子。

打通、整合,这是大公司经常喜欢提的一个东西。

  • 如果不能在一个点上把两个普通的产品整合起来,并不会加分,可能是减分
  • 这里就鼓励我们在某一个点上取得突破,用户会因为这一个亮点而来用,而不是你有两个、三个平庸的点来用

不把跟随当做一种策略

  • 要尽可能站的比别人更高一些,而不是把跟随当做一种策略
    所谓站的更高一些,就是不要在乎这种一时的得失,这个功能再好,但它不是一个扭转战局的决定性的东西,那我宁可不做也没关系。我可以想信的办法来做,否则你在气势上就会输给别人。

任何规划都跟不上变化

如果一个产品如果有半年活着一年的规划,那可能是有问题的。
我从来不做超过一个版本的规划。

  • 这里给人一个感受:三个月时间时充满危机感的。你必须在这三个月时间里去积累这种感知,到了三个月之后你会说,我经过这三个月积累了什么,我有什么想法,那时候作出决定才是比较好的。
    不能用户要什么,就给什么,要变个花样给他,因为用户要的不一定是对的。
    我们做产品要给人撒谎的机会,比如微信没有做状态(对方已读或者未读)这的确是需求,但是如果针对一部分用户去满足了这个需求,那边就回得罪另一部分用户。比如有一个场景,你上司找你有事,你看完消息后并不想回复,这时候如果给了状态你不回就回很麻烦。所以这也是一种态度,其实考验产品经理水准的东西,因为满足需求很容易,但是你怎么找到理由拒绝它,或者说找到什么方式来实现它,这非常难。

教条是没有意义的,分享的不一定是最好的。相反每个人自己感受到的东西才是自己的,就像我们解释“什么是光”这个问题。
如果一个人生下来就是瞎子,你和他解释一辈子,他也不会知道。除非他睁开眼看一次,不用解释他也知道了。

相关文章

  • 张小龙腾讯内部分享:如何把产品做简单(下篇)

    张小龙腾讯内部分享:如何把产品做简单(下篇)

  • 张小龙的内部分享

    产品规则越简单越好,但是有一个前提是必须满足用户需求(真正的需求) “产品越简单越好,越能让群体形成自发的互动”,...

  • 【思维】张小龙内部分享

    原作者:笔记侠 来源:PMCAFF 有一句话:我们喜欢简单,因为上帝创造宇宙的时候,他定下来的规则也非常简单。很...

  • 关于张小龙的“用完即走”

    最近张小龙有开了一次微信的内部分享课,倍受关注,由于微信的地位,张小龙说的话已经被国内互联网圈奉为圣经。 他的讲话...

  • 产品设计日报 16/10/30

    1. 由腾讯科技公众号发布的文章《张小龙最新内部演讲:警惕KPI和流程,支持内部轮岗》,是张小龙在微信事业群年度管...

  • 基因的延续--《人类简史》

    最近被张小龙的内部讲话刷屏,里面提到了《人类简史》这本书(估计要脱销了)。我正好刚看完,趁热分享书里面几个有趣的观...

  • 《张小龙 微信产品观》读后感

    日前有幸读到了张小龙于2012年在腾讯内部分享的微信产品观的PPT,多年前我也观看过完整视频,分享的时间点是在微信...

  • 只做一件事情,产品只有一个定位

    读微信张小龙内部分享 产品规则越简单越好 第一 你要了解他们的欲望,通过你的产品去满足他们。并且他们在使用的过程里...

  • 《微信背后的产品观》张小龙内部讲座

    【多图预警】【整理】【全】 对于张小龙——《通过微信谈产品》内部讲座,本文将分为两部分展示: 第一部分:现场分享实...

  • 20161030每日一思

    昨天朋友圈被一篇张小龙的内部演讲稿刷屏,主要讲了警惕内部kpi和流程,产品的敏捷开发,以及内部的轮岗流通。抛开微信...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张小龙的内部分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inmx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