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一天什么也没做,在等着孩子从前方传来消息。下午,消息终于传来了,他们捉到的不是蚂蚱,而是两只蝉。他们非常高兴,我也为他们感到高兴,在自然的怀抱里,他们具有快乐的能力!
不过,我为他们捉到的蝉感到可惜,不是因为悲天悯物,软心肠,而是因为蝉这种生物,以奇特的生命周期给人以启迪,它们在黑暗中的生活的时间要比在光明中生活的时间长十倍,但一旦爬出地面进入光明之中,它们就得很快死去,让人觉得很惋惜。蝉可以在暗无天日的地下生活6-9个年头,听说北美洲的东岸森林中,蝉的幼虫可在地下生活长达17年之久,为的是避免天敌的侵害和延续种群。这种超凡的耐性,恐怕连理性非常发达的人类都难以做到,但蝉可以做到。如果它们也可以写写文章的吧,一定可以写出一本关于如何在长久的寂寞与孤独中生活的经书,一定可以成为现在经常去闭关修练之人的老师。它们在漫长的黑夜里隐忍地活着,为的是获得短暂的光明,这样生存的意义何在呢?难道黑夜才是它们的光明,而光明才是它们的黑夜吗?又或者,黑夜与光明根本就不是它们衡量意义的尺度,它们有别的一些尺度,比如飞行的速度、鸣叫的声音等,总之,难以用它们在人类眼中短暂的存在去解释它们在那漫长的暗夜里的生存。
如此说来,古希腊哲学家所说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就显偏颇了。“人是万物的尺度”的理念以人为中心,充满着人本精神,但并不代表着真理。在蝉的世界里,如果他们也有文字记载的话,它们也许就会写下“蝉是万物的尺度”这样的名言,为什么不可以呢?既然人可以这样说,蝉为什么不可以这样说呢,真是岂有此理!这面里,涉及到人与动物的平等关系问题。在不平等的关系中,充满着尺度论,尺度论的本质是中心论,万物以我为中心,万物的一切向我看齐。这是一种狭隘的自我中心论,虽然可以美其名曰“人本主义”,或“人道精神”,但当人将自我凌驾于万物之上时,已使人脱离了人乃为自然之物的根本,异化成了非自然之物,从而获得了神性,成为神性的存在,在神性的世界里,人已飞离大地,不再是人,而成为了神,神超越于人,这时人已无法去度量,因为人无法去度量神。可见,“人是万物的尺度”是一个悖论,如果“万物”包含人,则人在度量自己时不知谁为执尺之人;如果“万物”不包含人,则人并不是万物的尺度。之所以出现悖论,是因为人为何物并没有界定清楚,也无法界定清楚,人本身是一把模糊之尺,自然难以去度量万物。
当我面对一只小小的蝉时,想到其奇独的生存方式,忽然感到了一种无所适从的慌乱。
2016.7.11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