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第三节课40分钟的时间,花了10分钟读书,剩下30分钟用来讲题。按照以往的模式,题目都是由我来讲,一节课的时间资料讲两页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今天我想换个方式,让同学来讲。源于看到梁老师在简书上说自己在班里让学生讲课,初中生可以,那么小学生呢?也是没有问题的,梁老师一直说自己带了蜗牛班,他们可以,我们小学生平行班更是完全OK。我记得自己上小学时候也曾站到讲台上讲过题,当小老师的感觉是很棒的,我也想让我的学生体验一下,看看他们会怎么做。
每一道大题里面基本上都有5道小题,一个同学一道小题。第一个同学是我们班课堂上比较活跃的话多的同学,但是站到讲台上就成了小哑巴,每个人只会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挥吧。我告诉他你是怎么思考这道题的,就怎样讲就可以了。他把单词读了一下直接说出了答案,同学还是非常给面子的,并没有提出异议。第二位同学也是如此。第三位同学因为他讲错了,但是孩子们没有发现,于是我站起来请大家一起来说出字母的发音,并请他们观察音标中长音的特征:后面有个冒号。渐渐地孩子们渐入佳境,主动举手想站起来到讲台上讲题。其中崔煜豪同学讲的非常好,他会引导大家去说,会向大家提出问题。为什么别的孩子却不会这样呢?我想主要原因是因为他们放不开,每天他们都会看到老师是如何上课的,在他们上台之前心里肯定也演练了自己要如何讲,但是又害怕自己讲错讲的不好,怕在大家面前丢了面子。而崔煜豪就能放的开,他讲的题目是
tomorrow is Friday.Is it Tuesday today ?
A.Yes,it is
B.(我忘了,但大家知道这个不是正确的答案)
C No,it isn't.
崔煜豪给的解释是用什么问,用什么答,所以选择C.
单从他这里讲的大家并不能明白为什么选择C。郭云龙同学也给出了质疑,A选项也是啊,为什么不选择A?我请崔煜豪老师给大家解释一下,他可能因为一些什么原因没有给出理由,否则他讲的会很棒!这个时候就需要我出场了。
按照这样的方式,30分钟我们只讲了两道大题,虽然速度上有点慢,但是孩子们体验到了不一样的感觉。下课时,当我表示后面的题目还需要有同学分担一下时,大家积极举手报名。崔煜豪说“老师,你可以歇着了”。我笑了。
魏书生老师就说过自己因为每学期需要到处讲学,一个学期能呆在教室里给孩子讲课的时间只有20节。然而,就是这仅有的20节里,也是很多时间给了学生,而不是从头讲到尾。甚至他们班的语文成绩平均分136,这是让我们瞠目结舌的。
我们习惯性的认为老师需要兢兢业业。你需要认真备课,写备课笔记,你需要好好研读课文,你需要好好地把握对应学科的特点,你需要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方法,你需要批改作业,你需要反复的考试并批阅试卷、讲解试卷,你需要不断的找学生聊天以了解他们的知识和能力的缺陷……
但是我们累的要命,却并没有显著的效果。我自认为我还是比较敬业的,虽然比不上学校里的其他教师那么敬业,但是我把自己该做的都认真做了,可是成绩并不如意。所以我何不让自己试着懒一点呢?勤快固然是一个老师的良好品质,但教学的目的在于教育学生学习的方法和做人做事的方法,所以我们更多时候还是需要更多地思考任何让孩子得到更好的成长。如果老师“懒”一点,能够真正让孩子动起来,学起来,成长起来,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甚至我在想,我是不是也可以模仿其他的老师让学生自己出卷子呢?试试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