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是课堂的主旋律,是在课堂活动中唯一推动教学进度的人,独自一人讲课到铃响,生怕漏掉一个问题的分析、解答。但是,在现代教育观中,学生才是课堂的主旋律,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的教学理念也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颠覆。
“懒”老师 VS “勤”老师周三晚上,很幸运聆听到王文蓉教授的分享《换个角度看课堂——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观察》。文蓉老师以一首经典小诗《苔》的歌唱作为课程的开篇曲,一句“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道出的不仅仅是乡村教师的成长,更是我们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的绽放,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位老师为学生创造机会,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创造独立思考的的机会,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
身为教师的我们,可曾想过学生心中的理想课堂是什么样子的?请听听孩子们的心声:
学优生:1、偶尔当老师的感觉真好!
2、希望老师给些有难度的问 题给我们。
3、课堂中我们能说的话,我 们能做的事让我们来做。
4、希望老师能看到我们高举 的小手。
普通学生:1、希望课堂中有激情。
2、希望老师多给些辅导、帮助。
3、希望老师不要高高在 上、发号施令。
学困生:1、希望老师多鼓励、多包涵我们。
2、在自习或练习时,老师多在我们身边给予指导。
3、希望老师多设计活动,因 为在同组中,同学们会帮助我们,让我们没有压力,很轻松。
看到这些,您还想自己主宰课堂吗?
文蓉老师在课程结束时为大家唱了一首改编版的《心太软》,朴实无华的歌词却是当下许许多多老师在课堂上的真实写照。
你总是心太软,心太软。
独自一个人讲课到铃响,你任劳任怨的分析着课文,可知道学生心里真勉强。
你总是心太软,心太软,把所有问题都自己讲,
教学总是简单,交流太难,不是你的就不要多讲,
铃响了,你还不想停,你还要讲几分钟吗?
你这样讲解到底累不累?明知道学生心里在埋怨你,
只不过想好好讲透课文,可惜学生无法给你满分,
多余的牺牲,你不觉心痛,你应该不会只想做个“讲师”
奥!算了吧!就这样算了吧!该放就放,再讲也没有用,
傻傻等待,学生学会依赖,你总改为学生想想未来!
“勤”老师的课堂
“勤”老师喜欢讲授式的课堂,喜欢成为课堂的“霸主”,精彩的导入,滔滔不绝地讲授,示范性的演示,各种各样的举例,有深有浅的提问,课堂的总结和检测,问题的反馈和纠错,“勤”老师将其全部揽于一身。但是,这样的教师的教学技能仅仅停留在教,教,教。
老师们,我们的教学形式不仅仅只有讲授式,还有师生问答式、任务指导式、先学后教式、生成式、学生自组织式,在这些教学形式中,学生的自主权越来越大,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越来越高,学生的参与度越来越高。所以,请放下我们一直以来的教师威严,让学生们真正做学习的主人!或许有人会问:是不是讲授式的教学形式应该被淘汰?此言差矣,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下,讲授式的教学还是有必要的,对于那些约定成俗的规范性知识则需要老师去讲授,而不是学生去探究。
“懒”老师 VS “勤”老师文蓉老师给我们举了这样一个案例:小学四年级某班在准备学习比例的初步认识,老师指着黑板上的“3:2”说:“请同学们自主探究比的各部分及其名称。”比的各项名称就如我们每个人的姓名一样,约定成俗的,没有探究的价值,此时只需要我们运用讲授式讲解给学生就好,但这位老师盲目地追求探究式学习,无疑是在进行形式化的探究式学习,认为只要让学生自主探究就是一堂好课。
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很多老师也会采用小组合作式的教学形式,那么我们要清楚的知道:学习永远只发生在个人头脑里。只有个人自主学习基础之上的合作学习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的“合作自主学习”。
我们都说,教无定法,但也不要忘记它的下一句“贵在得法”,“法”并非是方法,而是规律,我们要交给学会的不是某一个知识点,也不是某一个方法技巧,而是学习的规律,真正的做到理解。所谓的“理解”,在心理学上解释为新旧知识的连接。当学生只有将自己所学能够融会贯通,找到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才是对这个知识点的真正领悟和理解。
“懒”老师的课堂
“懒”老师,顾名思义,就是会偷懒,他把课堂不同程度的教给学生,让学生主宰课堂,成为学习的主人。“懒”老师善于抛出一个问题,为学生创造展示的机会,并鼓励每一个学生都可以积极参与,让学生以不同形式进行自主探究,通过一步一步地分析问题,然后解答问题,最后分享探究成果。而教师只是对学生的探究结果进行总结,真正体现的是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
当学生遇到“勤”老师,他学会依赖,不能自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当学生遇到“懒”老师,他会变得勤奋,学会自己自主学习。“懒老师”才能培养出勤奋的学生!
只埋头教书的老师仅仅只是一个教书匠,作为新时代的教师,研究怎么学生怎么学比研究老师怎么教更重要!请做一个用心教书的老师,做有温度的教育,让每一堂课都保持37℃,让课堂成为展示自我、实现自我的舞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