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法律读书
017犯罪论•主观要件(三)

017犯罪论•主观要件(三)

作者: 长弓引 | 来源:发表于2023-03-30 11:30 被阅读0次

            事实认识错误

      是指行为人的认识与事实情况不一致。即行为人主观上的想象与客观的结果不一致。在同一犯罪构成内的认识错误,属于具体的事实错误,或者说是同一构成要件内的错误;在不同构成要件内的认识错误,属于抽象的事实错误,或者说是不同构成要件的错误。需要判断的问题是,行为人是否成立故意犯罪?如果成立故意犯罪,是既遂还是未遂?需要重点要掌握对象错误、打击错误、因果关系错误。

      一、具体的事实错误

      行为人认识的事实与实际发生的事实虽然不一致,但没有超出同一犯罪构成的范围。

  (一)、对象错误

      对象错误,是指行为人误把甲对象当作乙对象加以侵害,而甲对象与乙对象体现相同的法益,行为人的认识内容与客观事实仍属同一犯罪构成的情况。

      对象错误的模型:危险在预定的目标上实现了,只不过行为人对身份认错了,发生了动机错误。本质是1个行为,1个违法事实,1个危害结果。例如,行为人本欲杀甲,黑夜里误将乙当作甲(甲没有出现)进行杀害。

      结论:对象错误不重要,行为人对乙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具体符合说和法定符合说在这里没有争议。

    (二)打击错误

      打击错误(也称方法错误),是指由于行为本身的差误,导致行为人所欲攻击的对象与实际受害的对象不一致,但这种不一致仍然没有超出同一犯罪构成。

      打击错误模型:故意朝预定目标制造危险,但是危险流没有在预先目标身上实现,而是在实际的结果上发生了,本质是一个行为,有二个违法事实,带来了二个危害结果。例如,行为人举枪射击甲(甲出现了,但是由于行为人的技术问题,打中了乙。),但因没有瞄准而击中了乙,导致乙死亡。

      注意案件事实前提:行为人对乙的死亡持过失心理。如果对乙的死亡持间接故意或者概括故意的心理,则表明在乙的死亡上,行为人的主客观一致,没有认识错误。

      打击错误方面有观点展示,和对象错误有不同之处。

      1.具体符合说。具体符合说的理念是坚持实事求是,尊重案件事实,侧重于保障人权。该理论认为,行为人对甲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对乙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一个行为触犯两个罪名,想象竞合犯,择一重罪论处,定故意杀人罪未遂。

      2.法定符合说。法定符合说侧重于保护法益,既然行为人(凶手)致人死亡,就应该严惩凶手,为此可以修改案件事实。该理论认为,行为人对甲成立故意杀人罪未遂,对乙的死亡虽然持过失心理,但是可以修改为对乙的死亡持故意心理。因此对乙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一个行为触犯两个罪名,想象竞合,择一重罪论处,定故意杀人罪既遂。

  (三)因果关系的错误

      因果关系错误解决的问题不是犯罪是否成立的问题,而是犯罪是否既遂的问题。理解以下三种情形时,一定不要忘记这一点。

      1.狭义的因果关系错误

      狭义的因果关系错误,是指虽然发生了行为人所预想的结果,但是行为人预想的因果流程与实际发生的因果流程不一致,以为是a死法,实际上是b死法。如,甲将乙推下桥,实际上乙摔到在桥墩上,摔死了。

      2.结果的推迟发生(也叫事前故意)

      行为模式:前行为(甲故意杀乙,致乙重伤昏迷,以为死亡)+后行为(抛“尸”水里,乙死亡)。其问题是:死亡结果与那个行为有因果关系,算到谁头上?该问题有观点展示,一并总结如下。

      前行为:故意杀人

      后行为:抛尸行为

      多数说:二因一果,定故意杀人罪;

      少数说:后因一果,定故意杀人罪未遂与过失致人死亡罪,并罚。

      3.结果的提前发生(也叫构成要件的提前发生)

      行为模式:前行为(计划杀人的预备行为)+后行为(计划杀人的实行行为),但实际上是前行为导致死亡结果,死亡结果提前发生。焦点问题是,前行为是否属于着手,是否属于实行行为?如果是,则构成故意杀人罪犯罪预备和过失致人死亡罪的想象竞合。这是因为,死亡结果只有是着手之后的实行行为导致的,才属于既遂结果。

相关文章

  • 新刑法总则0504

    第七章 主观不法构成要件——构成要件之故意与错误 构成要件故意: 实现犯罪构成要件之知与欲 认知(知)与意欲(欲)...

  • 2020-11-05

    犯罪构成要件(其中之一分类):客观、客体、主观、主体 客体的法益:犯罪侵犯、刑法保护的利益 客观要件:特征:特殊主...

  • 违法性构成要件(一)

    前文已述犯罪论的内容包括两部分——违法性构成要件和责任性构成要件,构成了犯罪的认定体系。本文开始介绍犯罪成立条件。...

  • 2022.4.9刑法学习

    今天学习了:刑法论、犯罪构成、客观要件1(行为主体)和客观要件2(行为)。 刑法的关键:两阶层犯罪构成体...

  • 43犯罪论的一点想法

    看到了知乎上一篇关于犯罪三阶层和四要件的文章,叙述一遍再讲些自己的看法。 犯罪论体系并非刑法天然就必须具备的要件,...

  • 2022-04-17刑法-主观要件:事实认识错误

    在犯罪构成体系中,事实认识错误处在主观要件阶层,因此当考察案件是否属于事实认识错误时,意味着案件已经满足了客...

  • 关于犯罪既遂标准的思考

    目前我国刑法学界关于犯罪既遂的标准有三种代表性学说:一是“犯罪构成要件齐备说”、二是“犯罪目的实现说”、三是...

  • D7|刑法|正当防卫

    总则-犯罪论-客观(违法)阻却事由—正当防卫、紧急避险、被害人承诺、其他违法阻却事由 一、正当防卫成立要件 1.防...

  • 四要件体系和二阶层体系

    最近在喜马拉雅听柏神的课,关于理论体系这块儿讲解比较透彻,做一些笔记: 四要件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犯罪主体,主观方面...

  • 非法集资中单位犯罪的认定规则

    “单位意志”是单位犯罪的实质要件。 但实质要件并不会自己蹦出来,需要对一系列形式要件进行穿透审查才能得出结论。 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017犯罪论•主观要件(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jaqd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