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诞生于三千多年前的中国,是无数劳动人民的重要创造,亦是中国对世界文化做出的最伟大贡献之一。几千年来瓷器作为一种特殊的载体,以隽永的姿势将中华文化历史完整的记录下来,中国瓷器向世人诠释了永恒之美。
千年的悠久国度,涌现着一批能工巧匠,他们将自己智慧的结晶,化作一件件精妙绝伦的工艺品流传于世。景泰蓝便是这批工艺品中一颗璀璨的明珠,熠熠生辉。景泰蓝,中国的著名特种金属工艺品之一。景泰蓝名“铜胎掐丝珐琅”,俗名“珐蓝”,又称“嵌珐琅”,是一种在铜质的胎型上,用柔软的扁铜丝,掐成各种花纹焊上,然后把珐琅质的色釉填充在花纹内烧制而成的器物。因其在明朝景泰年间盛行,制作技艺比较成熟,使用的珐琅釉多以蓝色为主,故而得名“景泰蓝”。
景泰蓝自古以来就是帝王专享,皇家御用,深藏宫廷六百余年,被誉为“东方奇葩”。其中红釉在景泰蓝中最难烧制,对烧制温度、时间的要求很高,需要制胎、掐丝、烧焊、点蓝、烧蓝、磨光、镀金等十余道主要工序,如果连小的工序也算上,一件作品要经过108道工序,且全部需手工完成,因而十分珍贵。
李可染先生是中国近代杰出的画家、诗人,画家齐白石的弟子。李可染自幼即喜绘画,13岁时学画山水。43岁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49岁为变革山水画,行程数万里旅行写生。72岁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画研究院院长。晚年用笔趋于老辣。擅长画山水、人物,尤其擅长画牛。回顾李可染先生的一生,他在绘画、诗歌、国学等领域做出了诸多重要贡献,而中国画创作在其整个艺术生涯中从未放弃过。
为了纪念中国山水画宗师李可染先生诞辰110周年,北京工美集团国礼中心大师郭鸣、冯超、冯延明与景泰蓝国宝大师—米振雄、李新民,以李可染大师的《万山红遍》为创作蓝本,采用景泰蓝制作工艺联袂巨献万山红遍·中国尊,通体以大面积“中国红”为背景,展现了完善红遍的美感,结合浑厚的大气的器形,充分凸显了景泰蓝的材质之美,给人以多角度的立体感受。
万山红遍中国尊
此尊直口,短颈,丰肩,简腹,圈足。瓶口处饰和玺彩绘并镶嵌红色玛瑙,瓶颈部的两处建筑分别为“会师楼”和“遵义会议遗址”,中间以蕉叶纹、缠枝纹为点缀。下方绘如意云头纹一周,底座边饰八大码。其线条圆润,做工精湛,久久看去,静穆的气息边贯穿了全身。瓶底正中有双方框内錾文“工美景泰蓝”。瓶底做防滑处理,圆形木质底座,雕刻优美花纹,高档大气。整体制作精美,图案庄重,画面苍劲有力,栩栩如生,大器瓶形美不胜收,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中国瓷器浸润着传统文化的精髓。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传承着华夏的博大精深,瓷器为国人的独特创造,推动世界文化的繁荣发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