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是周五,暂别一周的忙碌。现在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到周五工作结束后都会有一个问题困扰着我,“晚饭吃什么能对得起这身心俱惫的一周?要不要喝两杯?反正明天不用上班。”
想着想着就回到了住的地方,这个鱼龙混杂的城乡结合部。走在弯曲的主街道上就像小时候赶大集一样,噪杂的人群,林立的商铺饭馆。走了半趟街,川香美食、沙县小吃、云南米线、重庆鸡公煲等,都是些接地气儿的小吃。
纠结了半天,又看了看今日高温提示,算了,还是撸串喝啤酒吧。于是就晃晃悠悠又回到了胡同口的这家烧烤小店。
小店30平米左右,一层小平房,加上隔间一共六张张客桌儿。因为他的小店规模太小,所以我经常说这就是路边摊儿。人多的时候老板会在外面支几张桌子。打开白炽灯,昏黄的灯光,桌桌爆满。来往的行人,大杯的冰镇啤酒撸着铁签子肉串,特别有氛围。
我每次来都想在外面吃,但每次都因为我来的太早,老板以保安还没下班为由把我骗到屋里。今天实在太累了,我也没力气跟老板较劲,来到小店捡着门口坐下。门口离那盏白炽灯最近,还能看着街上人来人往,再喝几杯,我就当我在室外了。
我喜欢在这吃烧烤,一是因为老板手艺还说的过去;第二就是全村就他这儿有大扎啤杯。大扎啤杯,一杯差不多能装多半瓶啤酒。冰凉的啤酒就着烤串,大口大口喝才能有感觉。因为经常来,跟老板也就熟悉了。
老板是河南人,跟我算是邻省。方言上都听得懂。有一次跟两个老乡在这儿撸串儿,边撸边聊。聊着聊着,店老板也跟着说了几句,用的就他们是方言。我们一怔,问他是哪里人?老板笑着让我们猜。他这种方言一听就是冀鲁豫的中原官话,一下被我们猜中。大家相视一笑,老板还陪我们喝了几杯。从那以后,每次我来这儿撸串儿,只要老板不忙就会过来聊几句。
因为舍友这几天回家,今天就我自己来到小店。又因为来的比较早,只好坐在门口那桌。
老板见我一个人,特意问了我还喝不喝啤酒。吃烧烤不来两杯总觉得缺点什么,但一个人又不便喝太多,于是就让老板先上了一瓶冰镇天涯。另外少点了些肉串,4个生蚝,一份锡纸茄子,一份锡纸娃娃菜,估摸着够自己吃了。关于他家的肉串到底是不是羊肉这个问题,我跟老板争论多次。所以每次他劝我多来两串肉串时,我都义正言辞地拒绝。
菜尚未上,一瓶冰镇啤酒已经放在眼前。倒满一大杯,先喝两口解解热。老板特意提醒了我一句,你自己慢慢喝啊,别太猛。他这一提醒我才意识到今天还是我第一次一个人吃烧烤,喝啤酒。好,那就慢慢喝,没人聊天我就自己慢慢想,想到哪喝到哪儿,喝到哪儿算哪儿!
没有话题,没有举杯。只有一部手机,一个脑子。点的菜陆陆续续上来,刚开始本不想打开手机。累了一周了,脑子里想的尽是工作的事儿,今天也给它放个假,看它自己能想到什么?思绪万千,可惜都是浅尝辄止,无论什么都是想个开头,却没有结尾。这样来回变了四五个念头,却没有一个能进行深入的“交谈”。算了,可能是平时说的太多,做的太多,把本应该想的也都说完了。
索性打开手机看会儿什么吧!看什么都好,新闻,头条,朋友圈;微博,小说,知乎......。看到平淡无味的就一扫而过,看到令人眼前一亮的就喝口啤酒。看累了就吃口菜,菜凉了就让老板加加热。老板闲了就过来聊两句。他聊他的烧烤,烤肉讲究外焦里嫩,锡纸讲究受热均匀。我讲我工作繁忙,薪水微薄,最后大家都是一句感叹“挣钱不易啊”。
天空由深蓝变成流光溢彩,街上的行人渐渐多了起来,彩色的霓虹灯在这里还到处可见,可我偏爱门口的那盏白炽。听着邻桌几个漂客说着真真假假的故事,联想着自己经历的点点滴滴。话到深处,又是一口酒,慢慢的觉得外面那盏白炽灯的昏黄灯光照进了屋里,回头一看,老板支在外面的小桌已是客满为患。
这时哪里还有一丝疲惫!心思就像一匹野马,走在旷野草原。无拘无束,走走停停,醒醒醉醉。脚下的草原无边无际,远方的夕阳映红了天边。北风刮过,草原俯下了身体,马鬃也倒向了一边。
最后感觉已是微醺,到了回去的时候。低头一看桌上的酒瓶却才两瓶半。果然独饮易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