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散文

作者: 章海萍 | 来源:发表于2021-05-15 09:10 被阅读0次

    我认为,读作家的散文比小说更能深刻地认识和了解作家本人。了解张爱玲也是如此,甚至,当你细细读了她的散文,你大可不必再去读外人给她写的传记。

    读《私语》,听她的心腹话,其实就是克制而平淡地叙述了她的家庭、童年以及成长故事,包养姨奶奶、吸食鸦片的父亲,追求个人自由出洋离家的母亲,多病又不争气的弟弟,破碎不完整的家和丰腴的物质生活,八岁之前的张爱玲甚至觉得自己是绔气而快乐的。母亲短暂回归后,和父亲婚姻的彻底破碎,小爱玲内心是赞同的,但也是惆怅的。她内心是爱着母亲的,认为母亲那里是最好的一切,无论精神还是物质的,而父亲那里是完全对立的,是黑暗的,是恶的。果然如此,父亲无法容忍爱玲内心的偏袒,再婚后的父亲因为小事,把爱玲打伤并囚禁起来,她患了痢疾,差点死亡,后来终于逃脱。这段被囚禁关闭的岁月对年少的张爱玲有着无法磨灭的影响,她刻在骨髓里的孤独和凉薄并非与生俱来的。

    读《天才梦》,了解一个天才而古怪的少女,她甚至认为除了发展自己的天才别无生存的目标。在文学上,她是个标准的天才少女,三岁背诵唐诗,七岁八岁就写小说,她立志要比林语堂还出风头,要穿别致的衣服,周游世界。在待人接物方面,她惊人地愚笨,不会削苹果,不会织绒线补袜子,不认路,怕见客,她天才般地预言“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

    《烬余录》记录了她在战地香港的生活,港大的岁月成为她后来很多小说创作的背景,《第一炉香》、《第二炉香》|《倾城之恋》都是以香港的沦陷为背景的。张爱玲写战争从来不是写历史,她只是写自己的影子,写苍白的,渺小的愚蠢的、孤独的人和人性。

    《自己的文章》,张爱玲分析了自己的写作手法和风格。她不喜欢壮烈,喜欢悲壮,喜欢苍凉。她觉得壮烈只有力,没有美,缺乏人性,而悲剧则如大红大绿的配角,是强烈的对照,苍凉有着更深长的回味,就像葱绿配桃红,是一种参差的对照。她喜欢参差的对照的写法,因为比较接近事实。这样来理解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和范柳原,更为贴切,他们都不是圣人,虽然后来多少是健康的,还是庸俗的;连环套里的霓喜也是如此。

    张爱玲罕见地因为自己的文章和别人辩论,发表了《羊毛出在羊身上》——谈色戒的辩论。我没有考究色戒和这篇文章的写作日期,但应该是在她和胡兰成相遇之后吧。胡兰成是张爱玲一生的孽缘,也是她最大的污点。因为胡兰成的缘故,她差点也被认定为汉奸。《色戒》也许是写给她自己的,王佳芝并非政治家,只是一时的冲动,她也没有彻底的背叛革命,也只是一时的迷恋。

    张爱玲语录可以说是金句集锦,现在还是会经常看到文学青年拿她的某些话语作为微信微博签名,比如什么“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人生只是一个美丽而苍凉的手势”等等,不过如果没有读过原文,牵强附会地引用还是顶让人悲哀的事。

相关文章

  • 张爱玲散文

  • 张爱玲散文

    我认为,读作家的散文比小说更能深刻地认识和了解作家本人。了解张爱玲也是如此,甚至,当你细细读了她的散文,你大可...

  • 张爱玲,爱散文解析,转载百度

    张爱玲散文《爱》原文及赏析 《爱》是张爱玲创作的散文。该散文讲述了一个女子想等待自己的爱情,却又几次三番地被转卖悲...

  • 不敢妄加评论的“流言”

    “流言",张爱玲散文集。我对散文这种文体不大熟悉,但并非无所期待,总是希望读到较为明快紧凑的文风体裁,而张爱玲的散...

  • 张爱玲散文《迟暮》

    多事的东风,又冉冉地来到人间,桃红支不住红艳的酡颜而醉倚在封姨的臂弯里,柳丝趁着风力,俯了腰肢,搔着行人的...

  • 张爱玲经典散文

    01.《天才梦》 生活的艺术,有一部分我不是不能领略。我懂得怎么看“七月巧云”,听苏格兰兵吹bagpipe,享受微...

  • 张爱玲经典散文

    《天才梦》 生活的艺术,有一部分我不是不能领略。我懂得怎么看“七月巧云”,听苏格兰兵吹bagpipe,享受微风中的...

  • 苏青甚于张爱玲(一)

    苏青之甚于张爱玲(一) ——读《结婚十年》有感 张爱玲在其散文《我看苏青》中有这...

  • 一别少年

    说到张爱玲,很多人会想到她的小说,其实她的散文也写得很好,即便是短小的散文,也蕴含着深刻的思想。曾经看过张爱玲写的...

  • 我有一个天才梦——读《张看》有感

    齐帆齐微课 用了一周的时间,我看完了张爱玲的散文集《张看》。 书的封面写着迄今为止最为完备的张爱玲散文结集。选编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张爱玲散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jjhj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