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母留子

作者: 珍妮的后花园 | 来源:发表于2024-05-29 23:53 被阅读0次

    【郑重声明:文章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1.

    今日是荣儿册封太子之日,这是个大喜的日子。

    此刻,他正在由他的父皇领着,接受百官的朝拜。才八岁的他,即将成为了这普天之下最尊贵的人,来日也将继位天下之主。

    儿子即将成为太子,未来的皇帝,那是何等的荣耀,我这个做母亲的自是与有荣焉。

    我为他整理好衣冠,细心叮嘱他以后要跟着太傅好好读书,要听太傅的话,凡事不懂的事先请教太傅。在父皇跟前要知礼仪懂进退,既要有父子之情,又要守君臣之礼。往后母亲不在身边,一定要坚强,最重要的是要照顾好自己。

    他听着我的叮嘱连连点头,最后却看着我问:“母妃为何不在我身边?母妃要去哪里?”

    我不想在这个大喜之日,告诉荣儿这是我们母子的分别之日,我希望他可以开开心心地去迎接今天。我摸着他的头说:“荣儿会长大,会另人宫殿居住,也会娶亲生子,母妃自然不会一直陪着荣儿的。”

    荣儿是个孝顺的孩子,他说:“那我也会经常来看望母妃,给母妃请安的。”

    我将他送到宫门口,仪仗队已经在候着,时辰也快到了。他恭敬地同我行礼,道别。

    “去吧,荣儿,你马上就是皇太子了,要做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以后行事要以国,以民为重,也要多为父皇分忧解难。”这是我同荣儿说的最一句话了。

    “母妃,等孩儿回来陪您一起用膳。”荣儿突然转身对我道。

    他不知道这是我们母子的永别,看着荣儿远去的身影,我强忍在眼眶里的泪水,还是掉了下来。

    我纵有千般不舍,万般眷念,都将止步于此。

    转身,迈着沉重的步伐回寝殿。传旨太监已在殿中等候,恭敬的向我行礼,向我宣读皇上旨意。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皇子刘荣封太子,其母越妃,赐毒酒......"

    明明早已经知晓是这样的结果,却还是在听到圣旨的这一刻感到五内俱伤。

    太监呈上一壶鸩酒,一条白绫,一把匕首。说皇上天恩浩荡,特赐了三样物件任我选其一。

    我轻轻地抚摸过鸩酒,白绫,匕首,选哪样不是死?我还有别的路可以走吗?我真舍不得我的荣儿,他还那么小,他还需要母亲的照顾啊。

    2.

    脑海里浮现出初入宫时的情形,年少懵懂的我,以为如我这般资质平庸的女子,只是去宫里走个过场。不曾想却鬼使神差地,被皇帝一眼看中。

    皇帝不喜欢太过出挑,太过精明娇艳的女子。而我,本无意于妃嫔之位,一切不过是家中按排的过场,只盼着落选后出宫回家。却不曾想,那些挤破头想要进宫的官家小姐没能入宫,而我想避而远之,却偏是被月老的红绳拴住。

    也许正是我的淡然和冷静,与围绕在皇帝面前整日莺歌燕舞,极尽讨好之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才会选择了我。

    正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我接受了命运的安排,成为皇上的越妃。不争不抢,不着名与利,只愿在这后宫之中有一席生存之地便好。

    可皇上的心思没人能猜得透,他竟弃了那些国色天姿,独与我朝夕相伴了很长一段时日。与皇上在一起时光是快乐的,我渐渐地迷恋上那些日子。面对他不经意间流露出的真情,我竟痴心妄想地以为我可以陪伴他共度余生。他待我的好,我记在心里。

    直到我被御医诊出喜脉时,这一切悄然发生了变化。我把喜讯告诉他时,并没有我想象中的喜悦之情。他先是愣住了,随后脸上勉强挤出一丝笑,只让我安心养胎,而他的眉宇间莫名地笼上一层淡淡的忧愁。

    我不明白他的忧愁从何而来,他既是宠我的,我为他生子,他应该是高兴的啊,可为何?可自那以后,皇上便很少来再我的寝殿中,对我态度也是一落千仗。果然是君王薄幸寡情吗?曾经的宠爱都是假的吗?

    我无心知道这些了,他来与不来,我余生都注定困在这宫里。

    许久之后,我才在宫人的口中隐约听说我与先皇后有几分神似,而先皇后的死因却是因为册封皇子为太子,按祖训,为了避免将来外戚专权,便要杀母留子。而小小年纪失去母亲的皇太子也因身体孱弱,最终夭折了。

    3.

    太监小声催促道:“请问娘娘,您是想选哪件?”

    我手滑过白绫,又滑过匕首,停留在鸩酒旁,我问:“我还能再见皇上一面吗?”

    太监不忍看满目泪水的我,回道:“娘娘,您放心上路吧,皇上,不会来了。”

    我早该想到他不会来的,赐死是他下的旨意,他若来了难道是要假惺惺地免我一死吗?还是要跟我痛哭告别一番,规矩是祖宗定下的,他除了遵守,无法改变。最是无情帝王家,从步入宫门刻起,命运就由不得自己了。是命,就得认。

    我不怪皇上,身为帝王有很多的无奈何,是别人无法理解的。不来,或许是想留个美好的念想吧。毕竟,无论哪种死法,都不会好看的。

    太监小声说道:“娘娘,这鸩酒是剧毒,发作快,会走得轻松一些。”

    是啊,哪样快就选哪样吧,一杯毒酒下肚,一切烦恼都不会再有了,痛痛快快地走吧。

    只是,我舍不得我的荣儿,他还那么小,他还什么都不懂,就将失去娘亲。他若是回来不见了娘亲,肯定会很伤心,他会哭着到处找我。

    太监似乎看穿我的心事和想法,“太子殿下将会由皇上亲自抚养,皇上说让您放心。”

    我再没理由踟蹰了。

    伺候我的宫女太监跪了一地,抽抽泣泣地哭泣着。

    我朝端着鸠酒的太监指了指手,他便斟满一杯,恭敬地递到我面前。我朝着荣儿离去的方向看去,他不会那么早回来的,这样也好,别让他看见我离去的样子。

    只当母妃去了一个很远的地方,暂时不能与他见面吧。

    我像个出征的战士一般,擦拭掉脸上的泪水,仰头饮下这杯鸠酒。便在正襟盘坐在苇席上,等着死神来带走我。

    腹部像刀绞一样痛,呼吸越来越困难,眼前出现了皇上的身影。

    荣儿,母妃不能再陪你了,你一定要好好的。

    4.

    荣儿回到寝殿,遍寻不见越妃的身影,问宫女太监们均说不知娘娘去了何处。他有一种不祥的预感,母妃是出事了,他的心渐渐往下坠。

    母妃未来,他便不用膳,他要等母妃一起。宫女太监轮番地劝说,他只是摇头静待母妃到来。

    一日,两日,还是不见母妃踪影。他怒了,摔了宫里的花瓶,踢了宫的桌椅,罚了太监的板子。宫人只说越妃不会再回来了,他是太子了,不再需要母妃陪伴了。

    他急急匆匆地去找父皇,他要他的母妃,他可以不当这个太子,但是母妃是生他养他的人,他不能弃。

    "请问父皇,母妃去哪里了?”太子向皇上询问道。

    皇上的脸上看不出喜怒哀乐,只是淡淡地回道:“她去了很远的地方,你作为太子,不要总想着玩乐,你母亲会在天上看着你的。”

    太子闻声痛哭流涕,他此刻终于明白了,母亲为何要千叮铃,万嘱咐。因为她再没有机会跟他说多一句话了。

    八岁的刘荣,将母亲的牌位供奉在佛堂内,日日为母妃上香。

    他不明白,自己贵为太子,整个天下都是自己的,却为何保不了母妃一命?世人都有父母,而他为何连这最简单的幸福都不能拥有?

    自从越妃走后,皇帝也变得越来越古怪了,除了朝堂上与臣子们商讨国事,他再不与任何人说话,经常一个人静静地望着越妃曾居住的宫殿。

    夜深人静的时刻,他总是想起越妃,那个恬淡温婉的女子。她因与皇后有几分神似而被他看中,可她也是在皇后逝世后第一个走进他心的女子,他是真心想待她好的。他不希望她有所生养,他想她能陪他一世,可她却不知道其中缘由,一心想为他生下一子半女。

    得知她怀孕,他既高兴又悲伤,若是生个公主,不用继承皇位,那自然是最好的,他定会让她们母女享天下富贵,作为有生养的妃子,她的性命是安全的。但倘若生下皇子,便会册封太子,若那时,没有人能保得住她的性命。

    他一直不立太子,力排众臣之意。可百官却一直催促,太子是国之根本,应早立太子。他想等,等荣儿长大。或许等下一个妃子为他生下儿子。

    他刻意疏远她,不再对她投入太多的情感,他怕到时自己舍不得却又无可奈何。

    直到他的身体每况愈下,百官上奏立太之事不能再拖。这意味着越妃也命不久矣,他终是再也护不住她了。

    5.

    皇帝的病体久治不愈,终于在苦撑两年后,撒手人寰。

    太子刘荣登基为帝,由于年纪尚幼,先皇临去前为其任命了四位辅政大臣执政。年幼的刘荣虽是名义上的皇帝,却完全没有任何实际的权力。一切都是辅政大臣大臣说了算。

    先皇刚去时,四位辅政虽各怀心思,但还是保持表面的和谐。至于谁的权力大,谁的权力小,都在暗中较着劲,想要把握更多的权力,想要紧紧地拴住小皇帝的心。

    刘荣虽贵为皇帝,可是小小年纪的,失去了母亲的疼爱,又失去父亲的保护。除了满宫的宫女太监外伺候吃喝,他实则就是一个失去双亲的孤儿。没有一个可以依靠的人。

    为了能坐稳皇位,小小年纪的他,不得不学起两面三刀的把式,为了平衡各方势力,不得不将自己伪装成一个无知小儿。他不断地赏赐四位辅臣,也不断地试探他们的忠心。

    随着年岁渐长,心智也趋于成熟,他不想再事事依附于人。想要从辅政大臣手中收回执政权,想要把权力掌握在自己手。

    然而,已经体验到了至高无上权力的辅政大臣们,又岂肯轻易放权。他们都想把小皇帝掌控在自己手中。

    小皇帝和太傅商量拉拢其中权势最弱的辅臣,并娶其女儿立为皇后。以获得他誓死报效朝廷,忠于皇帝的决心。

    十五岁那年,刘荣在皇后母家的帮助下,成功铲除了另外三位辅臣的势力,将其或降职,或流放。

    皇帝开始亲政,他走上权力的最高峰,坐在那把龙椅上接受百官的朝拜,他心中汹涌澎湃。这一次,与以往不同。这次,百官是真正臣服于他的,以前,他们均与四大臣拉帮结派,表面恭维他。

    皇后知书达礼,性情温和,不喜奢华,那淡淡的性子,犹如越妃当年,什么都不看在眼里,很难有东西能勾起她的兴致。唯独对皇帝却是关心备至,虽是权力的交换品,可二人却甚是恩爱。

    已经皇权在握的他,不再受人牵制,他可以随心做自己想做的事。从前,他不敢明目张胆地祭拜自己的母妃,只能将母妃的牌位藏于佛堂处。如今他为母妃重为法事,将母妃的葬入皇陵。

    生前,他未曾对母妃尽孝,母妃走后,他也未能为母妃披麻戴孝,如今,他想为母妃多做一点,可以让母妃在九泉之下能得以安息。

    随着皇后怀孕的消息传来了,他更加坚定了要完成一件打破祖制的事。

    他要废黜了“去母留子”的这项祖制。

    当即遭到了百官的反对,更是针对当下皇后娘家势力坐大,若是皇后再生下皇子,母凭子贵,皇后的娘家便有更不可一世。朝中一些别有用心之人,煽动多位官位联名上奏不可废祖制,为了皇权稳固,需要继续保持“去母留子”。

    然后,他铁了心要做的事,已经没有可以阻拦。谁拦,杀谁。终于朝中再没有敢反对的声。

    他站在越妃的牌位前,告诉她,以后再不会有“去母留子”的陋习,既是皇家子孙,又岂能成为孤儿。 皇室之家更应为天下孝之表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去母留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jjlq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