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老马商书房
第四次工业革命:物联网会改变小米吗?

第四次工业革命:物联网会改变小米吗?

作者: 老马商书房 | 来源:发表于2019-03-29 09:18 被阅读18次

这周我们聊一聊第四次工业革命。

我们会看到关于第四次工业革命各种各样的说法,尤其很多有远见的国家已经把第四次工业革命写进了国家战略,比如德国的工业4.0计划,美国的工业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的相关计划。

严格来说,第四次工业革命已经开始了。因为两次浪潮之间的界限肯定不是模糊的,从我们的直观感觉来看,我们可能已经处于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前夜了。第四次工业革命跟之前几次工业革命相比,起点特别高,所以未来的影响也是更空前的,有可能冲击人类已经有过好几千年的道德观念、伦理观念、社会结构等等。

《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作者是世界经济论坛的创办人兼主席,克劳斯·施瓦布。他把第四次工业革命给全社会带来的非常深刻的变革做了一个全面的论述。我们截取三个截面来讲一下:第四次工业革命对商业世界的影响、对个人的影响以及对社会结构的影响。

往前看已经发生过的三次工业革命,基本上每次工业革命都解决了一个核心的问题,带来了一些根本性的变革。

第一次工业革命

在农业时代,人类干活主要是靠畜力或者人力。第一次工业革命发明了蒸汽机,代替了生物体的肉身之后,效率确实大不一样,把人类社会从农业时代带到了工业机械的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一种电器的革命,主要体现为能源的利用方式上。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动力主要是用蒸汽的方式。第二次工业革命就发明出了电机、内燃机等等,这就把能源结构从“用煤为主”推向了“用石油为主”,而且出现了很多依靠石油的新型交通工具,比如汽车、轮船、飞机。

第三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工业革命主要是发生在通信领域,主要的技术形态是数字技术,形成的最主要的产业就是互联网产业。它把人类信息交换的效率大大提高了,于是人类可以在更大范围内产生组织协作。比如,今天全球可能十亿人在社交网络上讨论同一件事儿,这在前几次工业革命的时代根本不可能实现。

第四次工业革命

第四次工业革命跟前三次最重要的一个不同点就是,这次工业革命涉及的技术形态非常多,不像前几次工业革命那样有一个新技术的突破,造就了一个核心的产业。第四次工业革命可能是跨产业,好多方向同步进行的。比如基因测序、纳米技术、可再生能源、量子计算……这些技术几乎涵盖了所有主流自然科学的领域,而且技术间会有相互交叉的应用。所以,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技术基础比前三次工业革命来得要高大上得多,未来对人类社会形态的改变要深刻得多。

第四次工业革命对商业部分的改变集中体现在两点:销售和制造。

2017年,阿里巴巴跟腾讯的竞争日趋激烈。马云几年前提出新零售的概念, 2017年腾讯也开始做新零售了。我们看到腾讯和阿里巴巴去年收购一些大型的商场,比如阿里巴巴收购了大润发、银泰;腾讯入股了家乐福、万达商场。

互联网企业不是搞虚拟经济的吗,怎么突然又跑到线下抢资产呢?在互联网人眼里,线下资产不是属于傻大笨粗吗?

秘密就新零售的概念上。阿里巴巴是中国最大的线上的零售商,原有的模式都是在线上做。但是这两年网购的增长变慢了很多。对比一下线上和线下,线下的交易额还是比线上大。在零售市场里,线下场景的价值虽说被线上取代了一部分,但是似乎没法完全的替代。毕竟线下购物还是非常广泛的,不太可能完全被电商打败。

小米的创始人雷军就讲过,他发现自己常年都是中国电商销售手机的冠军,前两年突然被oppo、vivo简单的户外广告和电视广告的狂轰滥炸给超越了。非常简单,电商做得再好,线上买手机的人也就10-20%,在这么小的一个市场里争得第一又怎样,还有大部分的线下场景。

小米前几年一直不开实体店,而oppo、vivo大量的布局店面,然后配合线上的广告轰炸的小鲜肉代言,效果好得很。所以雷军从前年也开始布局小米之家,做线下店、打广告、找小鲜肉代言。这一套打下来,他发现收益很大,小米2017年又成功逆袭回来。这就是线下的价值。

当然,马云说的新零售不是简单的收购一些线下资产。阿里巴巴、腾讯在收购线下的实体商场时,在做法上肯定要做好多的变革,而不是线上线下各行其是。它们整合的办法,说的通俗一点就是线上线下打通。所以,阿里巴巴收购大润发、银泰之后,做的改造就是把线下场景全部数字化。

通过他们合作的方向可以预见,它们可能会在大部分线下的商品中加入类似传感器、芯片一类的东西,搜集用户线下的数据。比如你买衣服去试衣间试衣服,衣服上相关的传感器、芯片就会搜集到你穿这件衣服的时间、款式、颜色、类型、风格……这些数据汇总后,商家就可以对你有一个清晰的认知。

以往商家对消费者只有一个非常模糊的感觉,很难抓住消费者的喜好、购物习惯等等。现在所有东西数字化了,就非常精细了。所以,互联网的思维跟工具打入线下后,对传统的经营模式的改造是非常根本的。

更重要是,线上的数据导到线下,这个价值是更大的。传统的商家在经营过程中,在库存管理、供应链管理等各个方面会存在很多问题,产生很多的成本。商家要进哪些货、要进多少,这些基本上是看历史的销售数据,凭经验、感觉做决定。判断对了没问题,但很多时候都是判断失误的,导致积压很多不太畅销的商品,造成库存压力、降低资金周转的效率、多付出很多管理成本。

商场如果和互联网公司做一个结合,就可以利用互联网公司的海量的数据。比如一家传统的实体店,它所拥有的辐射半径内消费人群的信息是非常粗糙的,没法针对消费者做个性化的需求管理。但如果它跟阿里巴巴合作,就可以通过淘宝的数据做一个非常精细的用户画像,有目的有预判的做供应链管理、库存管理……所以,我们周围使用的大量产品逐步都可能被数字化,提高运营效率,节约管理成本。

如果所有产品都能被数字化,就是物联网了。

物联网的概念实际上就是万物互联。数字化技术如果能从虚拟世界解放出来,渗透到所有实体世界里,我们的生活就可以沉淀出大量的数据,通过分析各种各样的数据,会发现很多新的消费市场。

物联网看似遥远,但实际上一些初步的产品数字化已经实现了,比如智能手环、智能手表之类的。这些东西是不复杂,但是这就是物联网的雏形。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类似东西连接互联网,到时候所有的数据一整合,产生的商业价值就非常大了。

做物联网最典型的就是小米。小米生态链跟小米手机好像商业逻辑是差不多的,都是靠强大的品牌背书,把产业链做一个非常高效率的整合,尽量的压缩成本。这样,小米生产的东西就非常的物美价廉,同样配置的情况下难做到比它的成本更低。而且,小米在销售时并不加很多利润,基本上接近于成本价往外卖,所以小米就获得了一个“价格屠夫”的外号。

小米所有打上“智能”两个字的产品,其实就是加上一个芯片,然后用小米的app管理。这些东西的商业价值真的大到可以让小米在硬件上不挣钱也要去铺开市场吗?

小米的联合创始人刘德讲过一个故事,他说随着家里小米的产品越来越多,对小米就会越来越依赖,然后小米就能收集到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就是有商业价值的。比如小米智能净水器,卖这个设备基本上接近于成本价,但是因为便宜,所以会有一个非常高的市场占有率。有了高市场占有率之后就能考靠电商盈利。智能净水器会根据数据判断更换滤芯的时间,及时提醒并直接给出购买链接,获得授权的话甚至会直接替用户下单。

这就完成了一个商业上的闭环,所有终端设备都是交易入口。在传统的时代更换净水器的滤芯时,要判断购买时间,查找型号,甚至还要跟客服沟通……环节其实挺多的。如果通过物联网收集的数据替用户做决策,体验会得到巨大的提升。小米相当于自己创造了一个巨大的商业市场,绕开所有的中间渠道,改变了商业世界的格局。

跟小米类似的还有海尔。他们研发的智能冰箱会记录用户平时的储存、消耗记录,当某种事物快吃完时,它就能自动从电商平台为用户补仓,让冰箱始终保持有吃的。这也是比较经典的物联网的例子。

所以,数字技术结合人工智能算法,一旦突破了虚拟世界的边框,进入到所有的实际产品,它创造的可能性、带来的产品体验的提升,比网上购物带来的冲击要大得多。而且,新技术带给我的东西,往往会超越我们的想象力。

第四次工业革命还会对制造业带来很多深刻的改变。集中体现在3D打印技术。

3D打印也出现好多年了,好像一直雷声大雨点小。很多人觉得3D打印没啥了不起,原先的生产方式是一个一个生产零件,然后再组装起来;3D打印无非就是完整的一下把整个产品生产出来。但是,3D打印技术对于制造业来说可是革命性的变化。

因为原先的生产方式,工业上叫减材制造,生产一个产品的时候要不停地裁剪原材料,或多或少都会产生一些边角料、废料。即便能把这些东西回收再利用,也增加了很多生产成本。

而3D打印是一种增材制造,它不需要裁剪原材料,而是将原材料一层一层叠加。这个过程基本上能够把原材料100%的利用,不会产生浪费,非常高效的控制了生产成本。制造业所有的技术革新的方向都是为减少成本,所以,3D打印技术对制造业来说是非常有划时代意义的。

除了能减少成本、不浪费原材料之外,3D打印技术在制造业上更重要的革新就是支持个性化生产。3D打印的源头就是电脑里建模,这个数字模型就可以非常个性化。

就像我们打印各种文档,每个文档其实都是个性化的,但是打印的成本其实非常低。而同样是印刷行业,传统的出版社出一本书就非常贵,为了保证不亏本,都会有一个最低印刷量。因为传统的生产模式是批量化、标准化生产,生产线一开,生产的量足够多,利润才能覆盖成本。所以在工业时代,我们用的大部分产品都不太个性化。

而互联网时代特别倡导个性化,越来越多的小众产品获得了成功。3D打印会从制造业的源头上把个性化生产扩大开,因为对于3D打印来说,个性化生产的成本和批量生产的成本无限接近。数字模型可以是各种各样,但对于打印生产这一端来说,成本是固定的,生产一个的成本和生产一万个的平均成本差不了太多。这点可是跟传统的制造也完全不一样的。

而且,3D打印还可以规避很多其他的商业环节。

传统的工厂生产产品都是批量的,如果没销路,产品生产出来后就白白浪费了。而且在生产销售的过程中必然要涉及到运输问题、物流问题、仓储问题,这些都是成本。而3D打印可以规避掉这些。只要在电脑上建一个模,通过互联网传输打印就行了,可以减少物理空间上转移产品的成本。对于个性化需要,只要在电脑建模阶段修改就行了。

所以,3D打印技术对整个制造业的冲击非常大,最起码在传统的经济社会里的中间商、渠道商的价值会大打折扣。因为生产端可以直接面向消费者,提供个性化定制的生产,中间只有一个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上的问题,而不存在各级中间商把标准化产品推销给消费者的环节。这会极大地改变整个制造业的业态。3D技术一旦成为第四次工业革命一个核心的生产技术的话,可能带给商业上一个非常根本上的变化,整个商业世界的规则可能都要变了。

(搜索路径:先保存至相册,在微信扫码,关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四次工业革命:物联网会改变小米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jlbv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