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丹桂飘香,带着满腔的求知热情,我们又来到了通州区实验幼儿园,开启了通州区乡村学前教育骨干教师培育站的第二次研修之旅。这次的培训,听了好几位专家、园长、主任的不同类型、风格迥异的讲座,每一次的聆听,心灵都受到不小的撞击,思维都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就犹如忽然打开的那扇窗,拨云见日,使我在一次次的感悟中豁然开朗。我准备尝试从以下几点去实施一日课程全盘游戏化:
一、立足课堂,玩学结合。
幼儿天生爱玩游戏,有游戏的课堂总能让幼儿情绪高涨,激发孩子的内在动机,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陈主任提出的“155”课程体系,即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贯穿于语言,音乐、美术、健康、数学等五大领域活动中,幼儿通过各种游戏获得了知识,开发了智力,各方面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在不同活动中插入和本课程相关的游戏,使教学活动游戏化,激发幼儿的兴趣,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是真正意义上的“玩中学,学中玩”,孩子们在游戏里,乐在其中,不知不觉中掌握了知识。同时,在游戏中幼儿乐于用游戏规则来约束自己的行为,教师用游戏的口吻提出要求,小孩子会乐意接受,游戏情节的引入,也让幼儿能更愉快地遵守各项规则。
二、户外游戏,齐头并进。
户外活动有利于孩子亲近阳光和空气,让孩子尽情奔跑,感受大自然,动用全身感官共同参与活动,会让孩子得到更多的锻炼和体验!与小朋友一起玩水玩沙、玩球、跳绳、平衡木、堆雪人儿等,既满足了孩子爱玩好动的天性,又增加了他们与大自然的亲近感。 户外活动往往是需要与小朋友一起展开的,即使是简单的游戏活动,也有不少规则。为孩子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积累为人处世规范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孩子们往往会从游戏中积累经验并迁移到将来的日常生活中去。
三、区域跟进,分项落实。
区域包括角色游戏区、积木区、玩沙玩水区、阅读区、表演游戏区、美工区、科学发现区、自然角、益智区、操作区等。不同的区域,孩子们需要设计游戏内容及规则不一样,催生出各种不同玩法,孩子学会的东西不一样。如钱菊梅主任就数学区创设提出的思考与实践,也让我领悟到了很多。幼儿对新奇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喜欢对新鲜事物去游戏、去探索,同时,他们借助游戏以达到对现实生活的体验、满足好奇心,通过互相交往、合作,学会谦让,学会与同伴友好相处,学会如何去关爱、帮助别人,社会性得到了发展。
四、环环相扣,全面推进。
实验幼儿园把游戏融入早操中,不同年龄班,选择了各种不同的早操和游戏,使幼儿更主动愉快的参与到早操活动中,值得我们学习。
由此及彼,我想到一日生活的其他环节,如洗手、穿脱衣物、排队走路、看电视等等环节,都可以游戏的方式进行,有助于幼儿从内心上接受它,将思维意识与行为统一起来,学会基本生活自理能力的技能。
五、延伸拓展,补充完善。
把先进的教育理念传递给家长,从课堂延伸到生活中去,家园联手,携手并进也是重中之重。入园、离园、在家中的学习、游玩、活动等,以游戏的形式渗透进去,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游戏点亮童年,爱玩游戏是孩子们的天性,我们要利用孩子们的爱玩游戏这点,组织幼儿在玩游戏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将各种意识传递给孩子们,并学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