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史上最低能的报恩方式
那么项伯又是如何报答张良救命之恩的呢?
项伯在项羽阵营里地位超常。当项羽决定攻灭刘邦的时候。项伯没有任何考虑就连夜做出了决定。《史记》载:
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项伯是报恩去了。他把项羽天明要攻灭刘邦的消息和盘托出告诉了张良。并让张良跟他走:
毋从俱死也。
不要跟着刘邦一起死。
这是体现项伯政治幼稚性的一个方面,同时也是很多史学家对他进行正面书写的一个方面。他从一个侧面表达出了项伯看重义气,有恩必报的高尚思想。如果项伯只是一介平民,没有项羽阵营中左尹的显赫官职,如果这只是他偶尔探知的一则消息,如果是在这两种种情形作用下,他具告以事于张良,那么他将真的成为能够彪炳千秋的“义士”,被计入历史,永世传扬。
但可惜这一系列的“如果”都仅仅是假设而已。历史无法去做任何后期的加工和更改。项伯作为项羽的高级参政军官,能够率先参与一些重要的军事机密的制定与商讨。那么他对这些军事机密的保护就是必尽的责任。
而他的“夜驰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显然是将项羽军的最高军事机密泄露给了敌方的高级将领。他已有了“泄露军机”之实。项羽完全可以依罪对其进行处罚。这种处罚是严厉的。特别是在战争的非常时期,就算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文可依,项羽一样可以斩了项伯。可项羽在政治眼光上是幼稚的,他不能看到项伯的这种做法会给楚军的将来带来怎样的后果。他甚至无可无不可的默许了项伯。这就为项伯后面一系列的“背叛”事件提供了可能。
从这一方面来讲,刘邦则做的较好。我们看曹无伤带给项羽一条错误的信息,差点引发了刘项之间的一场大战。但当刘邦知道这是曹无伤所做的时候,他马上在第一时间诛杀了曹无伤:
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
这就是二者之间的差距。不能将潜伏在身边的隐患,以合理的方式清除,那么带给自己的很可能就是灭顶的灾祸。
项羽认不清这个道理,没有对项伯进行任何形势下的处罚,哪怕仅仅一句责怪的言语。
张良听了项伯的话,这么回复了项伯:
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张良当时的心理已不可推想,但据这句话进行分析,张良肯定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他抓住了项伯性格上的漏洞,并一语中的的指出了问题的关键,一个字:义。
项伯是为“义”而来的,他不能丢下张良不管,做“被义”之事。那么张良也不能丢下沛公不管,行“不义”之事。
这样,张良就很快的为两者之间的行为找到了一个共通点,将自己和项伯放在了同一个层面上:义。言外之意,你项伯可以为义,冒着生死之险来告诉我。我不能不以你为榜样,不能不去把这件事情告诉刘邦,你不会把我放到“不义”的位置上吧!
项伯显然不会,他是一个重义的人。他不能合理的摆正政治和情谊的关系。所以,当二者之间发生矛盾冲突时,他首先看到的是朋友的情谊,而不是将要到来的政治危险。而且更为可气的是他不知融会贯通。不能委婉的,甚至曲线的,以谎话的形式将张良救走。他选择的是一种最低级,最愚蠢的报恩方式。
所以,但张良说那段话的时候,他没有表达任何反对的意见,任由项羽军团制定的最高军事机密送达到了刘邦手里。
从项伯的这种行为分析,项羽的治军也不是尽善尽美。起码对军事机密的保护他做的不到,他肯定没有对属下灌输过这种观念,过程性的管理欠缺,导致了这种恶性结果的发生。而且当这种结果发生时,他没有出台明确的处理意见,这就助长了项伯这种习气的蔓延,为项羽以后的灭刘大计平添了不少磨难。
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张良的聪明智慧。在对大局观的把握上,张良是聪明的清醒的,他能在第一时间内判断出这件事对整个局势的影响,并据此做出合理的安排。事实证明,正是他后来所做的一系列策划,才成功的助刘邦脱离险境,为以后积蓄力量,重返关中打下了基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