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力管理》读书感悟二
![](https://img.haomeiwen.com/i5188613/0fb631471e72fd59.jpg)
业力管理中,“业”的定义是:
“业”,就是我们的所行所思所言,即“我做的所有事”,包括我们为“他们”所做的一切。
“业”的运作方式——我们只会得到我们给予他人的东西,即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我们都知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必要前提是“种”,不种或单纯守株待兔,迟早会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作为“种”的主人,你对“种”有绝对的主控权,是一切的中心,一切都由你发起:你行动在先,然后整部机器开始运作。如果你不行动,或是没能有效地组织行动,那么我们剩下的这些人都得跟着受罪。
所以,你得在身体上、精神上和情绪上都保持健康——否则,“种”就成了空谈。怎么做?践行!践行以下两点:
- “业力管理”法则一—— 停止无用功,你最终会变成自己所想象的样子——自证语言。
- 执行七点计划,让自己变得更冷静,思维更敏锐,你就能发现机会,破解难题。
那接下来,我们就进入法则一。
![](https://img.haomeiwen.com/i5188613/e469ac4a6963baa2.jpg)
001 停止无用功
说实话,第一次看到这条法则,不是很理解,于是便从“无用功”的角度去理解,再读第二遍时,结合自己过去最成功的三件事,竟有完全不同的理解——积极正向的自证语言,会让你停止无用功,最终变成自己所想象的样子。
我过去最成功的三件事:
-
生活方面:笃定自己会跳出农村,自小学就相信自己不会像村里姑娘那样,初中毕业后外出打工几年,结婚生子,然后又外出打工。于是我拼命干活,努力学习,被村里人说文武双全。就算不能上高中,选择自考,也算是踏上了跳出农村之路。
-
身体方面:我的背,微驼,老爸说是干重活干的。出来工作后,用了三年多的时间,每天有空就靠墙而战,硬是拉直了微驼的背, 尽管在CT里那个弧度还在。可几年未见的老同学,见我后惊讶到不认识,以为是故意动的手术。
-
家庭:一直坚信另一半会很好,他就在不远处等我。所以面对在深圳有房有车有公司的老板都能直接拒绝,选择当时赤手空拳一无所有的先生裸婚。
一个毫无背景的黄毛丫头,就是那么盲目的笃定自己可以成为想象中的自己。
李笑来老师在《财富值由之路》里说的:如果人们相信某件事情会发生,那么这件事情最终真的会发生。
当年的我做的就是在一个目标实现后,去发现另一目标,然后一步一步踏实的做,直到实现。因为始终相信,那就是我,我会成为那样的我。看了笑来老师的书才明白,这就是自证语言。
去查维基百科,维基百科中是这样定义的:
自证预言(又称“自我应验预言”),是由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金·莫顿提出的一种社会心理学现象,是指人们先入为主的判断,无论其正确与否,都将或多或少的影响到人们的行为,以至于这个判断最后真的实现。通俗的说,自证预言就是我们总会在不经意间使我们自己的预言成为现实。
按照维基的定义,所谓预言只是一种心理暗示,进而影响了行为向心理暗示的方向行动,而真的就获得了心理所预设的结果。
这当然是有道理的,我们作为共产主义的接班人,小时候,思想道德老师就教育我们辩证唯物主义的深刻思想:要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人类活动,积极地改造客观世界。
从这个角度看,自证预言不就是上述唯物主义哲学观的一个案例么。
预言分乐观悲观,乐观的预言引导积极的行为,消极的预言引导消极的行为。
所以自证预言的重要现实意义就在于:这是我们自主选择和自主行动的。我们给自己确定了一个目标,深信这个目标会实现,并且实施行动去实现它。
皮格马利翁效应,最能说明这一点:
主角皮格马利翁是一位国王,他觉得凡间的女子都太庸俗,没有人可以让他产生爱意,所以他决定终身不娶。
同时他是一位有天赋的雕刻家,他用神奇的技艺雕刻了一座美丽的象牙少女像,他把所有的热情和爱恋都赋予了这座雕像。
他像对待自己的妻子一样对待这座雕像,并日日祈求神灵让这座雕像成为自己的妻子,最终打动了爱神,爱神赋予了雕像生命,并让他们结为夫妻。
所以如果想知道未来的自己是什么样的,可以反问下自己,在潜意识中我是如何定位自己的。
如果想要成长为自己喜欢的样子,不妨先找一个自己想成为的人,面临选择的时候想想如果是那个人将会怎么选;想放弃的时候,想象自己就是那个人,用那个人会做的行为来约束自己。
回到“业”的运作方式——我们只会得到我们给予他人的东西。当你给自己积极的自证预言,有目标有聚焦,就停止了无用功,你给与他人的东西,即播下的“业”的种子会成功,于是你就会得到你给予他人的东西。
![](https://img.haomeiwen.com/i5188613/0c905e3d04115940.jpg)
002 7点计划助你变得更健康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个朴素的道理却很难被执行,总会悄悄地被“再刷会儿微信”,“再玩会儿游戏”……而占据,从而导致真正的休息与放松几乎没有。那7点计划就是针对身体与头脑健康的练习:
- 开始冥想
- 练习瑜伽
- 遵循个人道德准则
- 不断学习
- 服务——助他人成功
- 巧妙饮食
- 休息与放松
慢慢的,随着七点计划的持续进行,你会自然而然的变得更冷静,思维更敏锐,你能发现机会,破解难题。
当然,你自己必须有成功的意愿:这一点别人没办法替你做到。所以你必须笃信自己百分百成功。
如果你看上去容光焕发,意识非常清醒,在工作中表现得像个超级明星,那么大家肯定会注意到。他们会想办法弄明白你是怎么做到的,然后自行走上与你类似的道路。这样,你又给大家带去了更多的成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