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王敦煌写的一本小书,名字叫《吃主儿》。上面有篇文章,说的是作者幼时向家里的厨师张奶奶学做菜。(在旧时,有一定地位的家庭大概都会请专职厨师,每天为一家人烧制佳肴;若在家待客,就称为某某家私宴,并且每家都得有自己的招牌菜,才能在客人面前显得体面。)
他请教张奶奶:“什么菜最好学?我最先应学做哪款菜?”
张奶奶答复他的话很有意思。她说:“这个菜好做不好做只是一个方面,而最容易学会的、学得最好的肯定是你最喜欢吃的菜。因为你喜欢吃这种东西,它的味道你就会有深刻的体验,你制作时就可以比较。再费劲、再麻烦,你也不会觉得冤。这次没做好,不要紧,把你做的东西和你喜欢吃的东西做一下比较,再改正,下回没准儿就做得像那么回事儿了。要是你不喜欢吃的东西,它做得再好,你不是也不爱吃吗?再让你去做,那可就难为你了。你也比较不出来你做的东西有哪点儿不好,还需要再改点儿什么。这样的菜你干脆就甭学,甭费那个劲!”
在这篇文里,作者又提到另一件事,与此事异曲同工。作者上初中的时候,有次去启功先生家里玩。他问:“要练字儿应该先从哪家的法帖入手?”启功先生对他说:“你先不忙学哪家的字。你先把各家的法帖翻一遍,你最喜欢哪篇,你就去临哪篇,准会事半功倍的。”
古云: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凡是要想取得成绩都不是那么容易的。但若一个人做他喜欢的事,即使别人认为再辛苦,再麻烦,他都会觉得是乐事。如此,他想在此方面不出众恐也难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