蹉跎岁月的幸运者

作者: 业余养花 | 来源:发表于2020-03-26 06:47 被阅读0次

现在的学生家长抓早教有点过分,比着选好学校,还比着报课外班,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不禁让我想起早年自己的上学经历:

我七岁那年才上小学,还有更晚的;当时村上、大队没办学校,离家最近的乡办小学也有两公里多路;早自习、上午课、下午课,每天步行来回三次,风雨无阻;这是我印象最深的母校,梦中还时常回去,可惜仅上了四年。

六六年开始文化大革命,大几岁的学生参加了大串联;一个个背件行李、挎个书包、带上碗筷,雄心勃勃地要把红旗插遍祖国大地;到处都有红卫兵接待站,食宿免费,不用花钱可以到北京,运气好的还能见到毛主席。

我没这个福气,如同辍学在家呆着,过了一年的闲散生活,有时干些杂活。

六七年复课闹革命时,学制给打乱了,各乡村都争先恐后办学,其速度如雨后春笋,我们大队有了小学,还办一个初中班,可以想象当时的教学质量。

之前的四、五、六三个年级的学生,被强行合为一个班,我直接从四年级跳到了初一。

由于各地标准不统一,当年小学怎么招的新生,初中、高中分别是怎么合并的已记不清了。

闹革命就是随大流参加一些象征性的活动,如开批斗会,吃忆苦饭,贴大字报,跳忠字舞,学唱样板戏等等;还算以学为主,就是缺教材,课程内容少了些;记得数学开始学的是珠算,后来学了点代数。

初中毕业那年,乡里也办了高中,全乡就这么一所高中学校,还只有两个班,根本满足不了所有的初升高。

我占了年龄小和出身好的优势,才幸运地上了高中。

在家乡的高中,我只混了一个学期,1971年9月份随父亲去了新疆;当时农七师的团场还没有高中班,就直接转到了师部所在地奎屯市的7.1中学。

学习条件倒是好了不少,但第二年又赶上师里搞教育革命试点;一声令下,两个高中班和授课老师全部迁转到136团(小拐农场);那里地处戈壁腹地,条件十分艰苦,半天学习半天劳动,不过发一半工资作为劳动报酬。

当时领导们的意图是要学“朝阳农学院”,再开一朵“教育革命的新花”;至于为什要选在这么偏远的地方,记得好像是因为:该团和临近的新光公社是全疆树立的军民团结典型。

一年之后试点终止,七二年下半年又回到了奎屯原校,继续上到七三年八月正式毕业。

由于当年的分配方案下来得迟,一直等到七四年的四月份才分配到123团;在14连大田排干了半年,又到该连办的学校代几个月课。

七五年的5月份,该团办了一所“农业五七大学”,旨在培养技术人员和管理干部;虽称大学,其实只办两个班;硬件简陋点,但师资力量不错,教员都是文革前毕业的名牌大学生,又有实践经验,后来分别都调到正规院校任教去了。

我被推荐到该校的“作物栽培”班,整整脱产学习了两年,确实还学到不少农业知识。

七七年5月份结业后,又回到原连队的机务排实习。

那年刚巧恢复高考,我也获得了报名参加考试的机会;真正得到确切消息比较晚,也没什么复习材料,虽考试推迟到12月份,还是仓猝应战,全凭底子;还好,当年就如愿以偿;从七八年3月入学到八二年3月毕业,又正正规规地学习了四年。

文化革命进行了十年才恢复高考,头两年的考生不限制年龄,就是为了给知青们一个再学习的机会,弥补对他们的亏欠;这批人很争气,后来出了不少科学家、企业家和卓越领导人……

由此可以看出:条件差、起步晚都不是决定因素,自身的努力才是关键。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发展这么快,令世界瞩目;不但没有受到起步晚的影响,反而呈现出后激勃发的趋势。

十年间,学校没有留级制,毕业后统统接受再教育;许多人都随波逐流,虚度了光阴;据统计,恢复高考首届参加考生570万,录取27万,录取率不到5%;我为何能跨过这道门坎呢?在此也与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我觉得学习和做其他事情差不多,要想干好,首先必须有兴趣;当你产生了兴趣后,不需要理由也能干好。

我比较喜欢数学,甚至偏课;大家知道,数学对物理和化学有带动作用,数学好了,那两门就好学了;七七年的理科考题只有五门,而数、理、化这三门都有,还有政治和语文。

开始对数学感兴趣是在初中学代数的时候,觉得有些题用算术方法很麻烦,甚至没有固定的套路,用代数就简单多了,比如:

            一群老头去赶集,

            出门碰到一堆梨,

            一人一个剩一个,

            一人两个缺俩梨。

试问几个老头几个梨?

乡下人文化生活不多,但类似这样的取乐方式却屡见不鲜,再比如:

            一百和尚吃百个馍,

            大和尚一个人吃仨,

            小和尚三人吃一个。

试问大和尚和小和尚各几人?

之前用心算也能凑出来,运气佳就快,运气不好,就慢多了。

学了二元一次方程,解这类题就是小菜一碟,解多了就出名了;因此对代数就产生了兴趣,并专门找这样的问题接受挑战;有一段时间甚至上了瘾,着了迷,当然也是学习进步最快的阶段。

有时也能遇到较难点的,一次一个外村喜欢破解此类问题的大叔,说他遇到一个难题,几个月都没算出来;这话传到我耳朵里,很不以为然,专门找他去解题;他也没把我放在眼里,摇头晃脑地讲出了大概内容:

    大人小孩忙搬砖,毛驴也来帮助干;

    三个小孩抬一块,一个大人须抱三;

    畜生力气比人大,一个毛驴驼十三;

    人加毛驴一百整,砖块一百不许偏。

试问大人、小孩各多少,毛驴几头?

当时还真把我难住了,没算出来,不得不告诉他过两天再给答案;回去一直忙到深更半夜也没弄出来,第二天我去请教数学老师,他笑笑说:“这超出你学习的范围了。”我问:“现在能学会吗?”老师看我挺好学,当即就给我讲了解法。

丢一次面子,使我认识到了自己知识的匮乏,从此学习更加刻苦;基本上都是超前看课本,以前拉下的课挤时间补上,常常还收集些课外题做。

看到的朋友,你能解这道题吗?

由于我的数学成绩不错,高中、大学期间都是班里的该课代表,这种兴趣爱好始终没减;记得大二一次班里搞娱乐活动,主持人让我出点趣味题活跃一下气氛,其中就有下面这道看似很简单的题:

我在桌子上摆放了三堆花生豆,一堆3个,一堆5个,一堆7个;玩的时候两个人参加,按次序轮流抓花生豆;一次只能在一堆里抓,抓几个由自己定,但不能空手;一替一下,最后一个花生豆轮到谁判为输者。

一共才15个花生豆,不少人都与我对抓,不论先抓后抓,当时硬是没人能赢我。

后来我把这个游戏曾用到酒桌上:朋友也好,客户也罢,硬拒绝劝酒总不合适;但你劝我,喝法由我定总不失公平;谁输谁喝,也天经地义;了解我的人,酒量再大也不敢劝我多喝了!

朋友,你这样玩过吗?

有时候虚荣心也能变为动力:学习好的同学老师都喜欢,同学们也围着转,他们要巴结你,抄你的作业,与你分享他的东西,甚至异性同学也因此喜欢你;这种感觉很舒服,如何维持下去呢?自然还要继续努力。

每个人都在成长进步,这种进步很难立即见效,尤其知识增多和能力的提高,都非一日之功,很多人往往因为看不到成功而过早地放弃;数学就不一样,它的每个公式,每条定律,都能解决一类问题;今天你学了一个(条),就比昨天的知识增多一些,昨天还不能解决的问题,今天就可以解决了;别人或许看不到,但你自己一定能感觉得到。

每天都能看到自己在不停地超越自己,也远远地把别人甩在后面,还有什么比这更令人欣慰的呢!有了这种感觉,苦和累都不算什么了,它会激励你不断奋发向上。

数学知识是一环套一环,环环相扣;解今天的题不只是需要今天的知识,所以要想解题顺利,必须把你学过的知识全部装在自己脑子里,随时备用。

大量的记背令许多人望而却步,其实也是有方法的:

首先要理解,只有理解了,记的东西才有用,记得长久,才能随时拿得出来;判断一个公式(定律)是否理解了,最简单的方法是看,能否用自己的语言把它准确地表达出来;为了加深理解,最好亲自把公式推导一遍。

随着新知识的增多,前面的会渐渐淡忘,这就需要及时地复习;复习时不能把前面的书全搬出来看,那样太浪费时间了;定律是对公式的说明,公式是定律的最简表达,复习的时候先看公式,看到公式就知道它的意思,就说明还没忘,继续看下一个;若意思不清了,就要看看定律,定律也看不懂了,就需要看看相关的章节;所谓及时复习,就是不要等忘的时候再复习;我是把学过的公式抄写在一个小本上,小本常装在口袋里;一有空就把这些公式在脑子里粗过一下,有不清楚的,立即翻开本子看一眼,根本就等不到忘。

我仅是无数幸运者之一,但也不是全碰运气,既包含着机遇,也有个人的努力!

要想取得成功,恐怕还需要更多的付出,更长时间的坚持。

相关文章

  • 蹉跎岁月的幸运者

    现在的学生家长抓早教有点过分,比着选好学校,还比着报课外班,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不禁让我想起早年自己的上学经历...

  • 幸运者

    你在笼子里 不舍的注视着它的身影 是不是也想到 笼子外的世界走一走 它在笼子外 回忆着当年流浪街头 幸好遇见了 这...

  • 幸运者

    “哦,你真是运气太好了,结构化和试讲都抽到了前一晚问过练习过的题目……不像我们抽到的题都那么难……”这几天班上和我...

  • 幸运者

    幸运者 当别人觥筹交错时,你一个人挥汗如雨; 当别人酣睡淋漓时,你一个人挑灯夜读; 当别人无所事事时,你一个人默默...

  • 幸运者

    今天是生病第四天,偶有咳嗽,头偶有昏疼,偶有吐痰,胸腔里面感觉有啥东西堵着。 我应该是幸运者,到今天,最难受的也就...

  • 幸运者

    【“没有挫折,没有坎坷,没有望眼欲穿的企盼,没有撕心裂肺的煎熬,没有痛不欲生的痴癫与疯狂,没有万死不悔的追求与等待...

  • 幸运者的独白

    我不知道别人如何,我时常觉得自己不够幸运,我的父母不够有钱,我长得不够帅,我的经历太过平淡。静下心来,我想也许我足...

  • 幸运者的特点

    有一位女同事,她人生中什么事都很顺利,让人感到她就世界上最幸运的人。 今年,我和她共事后才发现,她不是幸运,而是胸...

  • 2017-05-22

    蹉跎岁月

  • 王金梅坚持分享第160天。

    不幸者常常愿意同幸运者相比,抱怨自己的运气. 幸运者常常不愿同不幸者相比,相信自己的努力. 命运中的不速之客永远比...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蹉跎岁月的幸运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kroy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