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历史有意思云居轩朝夕物语
[《战略学札记》]读后10:地域、海域、空域边界,活生生的斗争轨

[《战略学札记》]读后10:地域、海域、空域边界,活生生的斗争轨

作者: 沐玉声声 | 来源:发表于2018-09-24 08:56 被阅读17次
image.png

文木老师的战略观点,往往运用上帝视角,从地理疆域上着眼,运用辩证思考,从历史大势的浩渺烟云中,为人们指点迷津。

1、形胜之要,点面而已。从某种意义上说,几何力学是地缘政治学的基础。在资源稀缺的沙漠地区,国际边界多为直线。这说明此地没有什么好争的。而在资源富饶地区,国际边界曲折多变,这说明这些地方是必须要争的。

2、地缘政治讲的是人地关系。而人地之间,而“人缘”即人之间的关系是其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有人缘的地方才有政治。而地缘政治形成的前提是稀缺资源,没有资源的争夺,也就没有了政治。

3、可以说,自隋朝开始,东北亚日益成为中国政治稳定的“软肋”,隋炀帝和唐太宗都意识到却无力解决这一问题。明朝始,它就成为中国政治动荡的发源地。1950年美军登陆朝鲜半岛,毛泽东宣布“抗美援朝”,由此杜绝了新中国重蹈李自成覆辙的可能。这场战争一改隋唐远征为援助方式,并由此将东北稳定至今。

4、中国历代王朝的国都从长安经洛阳到北京的迁动路线,恰好与东西走向的万里长城及黄河的走势大体平行,这反映了中国历史安全压力点,由西向东变迁的轨迹。

5、好朋友,勤算账。好邻居,勤打墙。尽管有墙的邻居也有矛盾,但这种有界限的矛盾总比那些没有墙的邻居矛盾好调节。今天中俄关系的改善,除了利益交合点增加外,还有边界问题基本解决。与此不同,中美矛盾上升的原因并不是中国对美国的利益让渡不够,而是可让的都让了,剩下的(比如台湾)已是不能再让了。与北约东扩进入乌克兰将威胁到俄罗斯的生存底线的道理一样。美国将中国利益边界压在台湾以西,会使经济总量已相当可观的当代中国,失去了最低限度的生存和发展空间,这当然是我们不能接受,并必然要与美国斗争的。这是中美矛盾加剧的主要原因。

6、中国争取包括台海统一在内的西太平洋利益,解决这个新的利益边界,是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新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其他则无从谈起。

7、没有政治方向的地理知识,只能成为学科而不能成为科学。

文木老师指出,中国强起来的的目标是争权利,而不争霸权,它不是要走向世界跟人争个高低,而是要维护中国人民的基本权利,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并为世界人民做出较大贡献!

斯言甚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战略学札记》]读后10:地域、海域、空域边界,活生生的斗争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ldc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