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更好的自己

作者: 沐雨默然 | 来源:发表于2019-01-14 07:07 被阅读1次

               

                          1

2018年11月福州有一场考试,考虑到女儿的原因,我查询各种交通路线,计划着如何才能顺利的早出晚归。

当我排除了N种不可实施方案后,黄先生慢悠悠的说他会申请请假,自驾去福州住一晚,第二天我去考试,他负责带女儿吃喝玩乐。那一刻,我是震惊的,考虑过很多种情况,唯有这个是排除在外的,却给了我一个如此巨大的惊喜。

曾经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陷于日常琐碎小事,婆媳关系、养育女儿的焦虑中,脾气渐长,甚至将不良情绪迁怒于女儿。黄先生提及过多次,却每每面对我的愤怒,有心无力。

当我看到女儿怯生生望着我的眼神,轻声的问我妈妈你还生气吗?小小的她竟然学会了察言观色,我才明白自己的所作所为对她的伤害那么大。

当我和黄先生相对无言,近乎没有情感交流,当生活变得晦涩不堪,我才终于意识到问题的存在。

杨绛曾说,你的问题是想的太多,书读的太少,自寻烦恼。发现问题很容易,重点是要如何解决问题。

一个月的时间,回顾过往,剖析自己,查看各类指导性书籍,给自己设立了一个小目标,然后坚定的朝着那个方向去努力。

当我主动学会成长,才发现一切都没有那么糟糕。

早起,有了独处看书的时间;女儿依旧调皮捣蛋,然而心态的转变,我学会了如何见缝插针,利用零碎时间复习;更重要的是调节好自己的情绪,带着女儿一起学习。

脱离职场的这几年,我把焦虑转移到对身边的人和事上,自怨自艾,陷入死循环。而今,每天进步一点点,平和的心态,让自己更加清楚的知道真正重要的是什么。

生活依旧,改变了自己的心境和状态,家庭却不再硝烟弥漫。情绪上的转变,也获得了黄先生的体谅和认可。

杨绛有一句话,一个人经历不同程度的锻炼,就会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越碎,磨得越细,香得越浓烈。

考试是否通过已经不重要。

洋溢在脸上的笑容,刻进头脑中的知识,成为更好的自己,提升自我的格局,家和万事兴。

                          2

清朝光绪三十四年,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孟小冬出生于上海弄堂里的一户普通人家,身处父祖叔伯都是名角的梨园世家,孟小冬自小备受熏陶,耳濡目染。

当父亲台上突然昏厥,七八岁的孟小冬自告奋勇登台献唱,一段《捉放曹》让观众叫好连连,年幼的孟小冬已初现魄力。此后,在父亲的安排下,孟小冬正式拜师学艺。第一次演出,嘹亮的嗓音,字正腔圆,八岁的孟小冬惊艳到了所有人。

自小学戏,各种打杂的事情都需要亲力亲为。然而孟小冬说,我在做自己爱做的事情,并不觉得苦。

不断的学艺,演出,忙碌而充实的生活,1925年6月在北京城的一出《四郎探母》,孟小冬终于一炮走红。同年,17岁的孟小冬获得了和梅兰芳同台合作的机会。、

梅兰芳,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中国京剧界公认的“伶界大王”。两人的第一次会面,孟小冬得到了梅兰芳的任何,此后更是经常合作。

在他人的撮合下,1927年孟小冬嫁给了梅兰芳。彼时,梅兰芳已有两任妻子。婚后,孟小冬再没有唱过戏,她陪着梅兰芳学戏,尝试学习书法、绘画等课程。

孟小冬的一个爱慕者得知了二人的事情,制造了冯公馆挟持杀人挟持事件。报纸的不实报道,梅兰芳的一位妻子借机闹事,梅孟的感情首次走向低谷。

梅兰芳、孟小冬、福芝芝,三人感情问题剪不断理还乱,面对梅兰芳的对感情的逃避方式,素来骄傲自信的孟小冬深受打击。嫁为人妇的代价是放弃了自己的事业,孟小冬不得不思考:自己的付出和牺牲是否值得。

孟小冬提出了分手,前往上海找到了好姐妹姚玉兰。姚玉兰此时已是杜月笙的第四房姨太太。最后在杜月笙出面协调下,梅兰芳给孟小冬补偿了四万元。

息影多年的孟小冬接受了《天风报》发起的赠灾义演,一切似乎都没有变化,台上的孟小冬,仍旧是技艺精湛,动作、身段甚是精进。

生活从来不会如剧本那样进行。正当孟小冬准备东山再起时,一家报纸连载了一部小说,挪喻孟小冬,风言四起,导致孟小冬情绪低落,一蹶不振,来到了北京一座寺庙,一心向佛。

经过他人的劝导,孟小冬提笔写了一封启事,这也宣告了孟小冬的态度,半个月后,孟小冬重返舞台。

1935年,杜月笙在上海发起赠灾义演,邀请了孟小冬。在上海,孟小冬住在姚玉兰家里,和杜月笙产生了感情。

姚玉兰决意撮合杜月笙和孟小冬,孟小冬接受了他。时局动荡,孟小冬拒绝杜月笙去香港的邀请,选择回到北京。

一段无果的婚姻,重新开启的演艺生涯,孟小冬从来没有停止过对艺术的追求,坚持拜师学艺,不断摸索各戏剧流派。

最终孟小冬成为全国公认的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被誉为“冬皇”。

成为更好的自己,抛下过往的不堪,让自己万众瞩目。

                        3

作者颜夕是这样评价张幼仪的,“她是民国女子中放下爱却不放弃自己的励志楷模,以荡气回肠的逆袭人生告诉你——风花雪月从来不是一个女人的全部。

1990年12月,张幼仪出生于”江苏宝山县的一个小村里。张家是当地富豪,祖辈曾在清代做过地方官,甚有名望,父亲张祖泽是当地有名的中医。可以说张幼仪是当之无愧的大家闺秀。

接受过现代教育的张幼仪,仍旧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15岁时嫁给了他四哥口中颇有才华和理想的人,徐志摩。

接受西方教育,思想新潮的徐志摩,自始至终看不上张幼仪。徐志摩第一次看到张幼仪的照片,就脱口而出了一句“乡下土包子”。

婚后,徐志摩在外求学,七年婚姻,张幼仪努力的请老师学习英语、地理、中文、历史等,只是为了待丈夫学成归来,自己可以与他平等交流。

事与愿违。徐志摩对待张幼仪,可以说是冷漠残酷至极,一张脸写满了反感和厌恶。

徐志摩对林徽因的追求,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他曾说:“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的灵魂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

徐志摩的随性之至,不顾伦理道德,将张幼仪置之死地。这段婚姻,从开始就是错误的,错误的人,造就了错误的人生。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遇到不同的坎坷。七年没有爱情的婚姻,束缚着张幼仪,她一个人面对逼仄的生活,苦涩的情感,就像酝酿的酒,时间越长,味道越浓烈、深沉。

曾有算命的说张幼仪,事实也正是如此。张幼仪凭借自己的倔强,从婚姻的泥泞中爬起来,学习德文,攻读幼儿教育,回国后,在家人的帮助下,创办了中国第一家女子商业银行。

开服装公司、管理国家社会党财务、股市淘金、炒作棉花和黄金,富有经商理财头脑的张幼仪,用事业充实了自己的生命,脚踏实际的学习、工作,成就一番事业。

1949年,张幼仪定居香港,遇到了此生的良人,邂逅了美满的爱情。

多年以后尘埃落定,张幼仪告诉侄孙女:“我要感谢徐志摩,我要感谢离婚,若不是离婚,我可能永远都没有办法找到我自己,在那样一个年代,也没有办法成长。她使我得以解脱,成为另外一个女人。”

                        4

张小娴说:“一个女人,最重要的还是活得好。只要活得好,从前所有的委屈,所有的伤害,所受过的白眼,一切恩情爱恨,后来的一天,都付笑谈中。曾经的伤痛,曾经掉过的眼泪,不过是生命中无可避免的历练。”

成为更好的自己。在不断的承受中,学会走向成熟。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生命的主角。

成为更好的自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成为更好的自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lgr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