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是心灵的释放和精神的延展。
在中国科幻=大刘柴米油盐之外,尚有一片超脱的两类世界。这个世界就在你周围,唯一需要的,是你主观的能动。它既可以是科幻,也可以是艺术,还可以两者兼具,看你用什么样的尺度去感受它。
科普不只是灌输,它是一片沃土,以最简单朴素的方式充当孕育者,而科幻是沃土中的一粒种子,萌生出美丽绚烂的花朵,使人心驰神往浮想联翩。没有生命,土地便成了荒漠;离开土地,种子只能将美丽蜷缩在种皮里,暗自叹息。
遥想数万年前,人类的先祖在黑暗的洞穴中举起火把,张大惊恐的眼睛,满含期待的探索前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对生存权力的执着是支持探索的原动力,现今的地球人类已经把目光投向同样黑暗无尽的宇宙,而科幻本身就好像当代的神话传说一般,继续指引我们探索前行!
写文章实际上是释放思想,这是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所以很多文学家的处女作就是其创作高峰,原因就在于他在一开始就把所有的思想释放完毕了,后期如果没有新的思想产生,那么就只是简单的重复或磨炼技巧而已,从价值上来说往往还及不上前期那些稍显稚嫩、缺乏技巧的作品。
对于一个理科男来说,人文关怀本来也不是他的长处,能把文字整理通顺,直白地表达出意思就很可以了,其他的都是奢求。大刘写的书虽然大多发生在地球,但他用的尺度却经常是宇宙的尺度。在这样的尺度下,地球渺小的就像高清液晶屏幕上的一个像素,谁还会关心区区一个像素是如何爱恨情仇的吗?我们想要看的是由千万个像素展现出的宏大画卷。视角太过狭小的话,我们容易陷入细节而看不到整体,那就成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但纵观整个科幻世界,包括阿西莫夫、克拉克、海因莱因这样的大师,也没有留下特别鲜明的人物形象。让人记住的仍然是太空深处的黑暗,机器智能的反思,灵魂出壳的火星来客。因为科幻是宏观叙事,是光年尺度下的宇宙审美。大家关注的是一个族群的命运,是一个星系的发展,是统一的数学规律本身。在他们心中,个体已经被族群所代替,族群就是个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