汨(mì)罗江畔纵身一跃,令人世代怀念的屈原,在司马迁的《史记》中被评价为“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被诽谤,被质疑,被贬谪,屈原经历了一波三折的失意,却将自己的痛苦、愤懑和失望都化作浪漫的诗篇,留芳人间。
1
公元前340年左右的战国后期,屈原出生在当时的楚国鼎盛时期。屈原姓“芈(mǐ)”、氏“屈”、名“平”、字“原”,王室后代。
那个年代,“姓”和“氏”是分开的,同一族的人一个姓,但是根据封地、官职等的不同,又有了“氏”。
屈原20多岁时把楚国民间祭祀神灵时唱的歌,重新整理改编,并用楚国诗歌旧题命名为“九歌”。自此,开创了文学史上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楚辞!
后来屈原又创作出了楚辞体的巅峰之作《离骚》。《离骚》属于浪漫主义流派诗作,也是屈原独创的诗歌流派。
《离骚》还产生了后世文人的雅称“骚人”,及称赞人文采好的“风骚”。“风”指《诗经》中的《国风》,“骚”指《离骚》。
“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
2
屈原23岁就当上了楚国的左徒,最初颇受领导楚怀王的重视,并被委以重任,兼管内政外交大事。
战国时代,时局动荡。当时相对强大的国家有秦国、楚国、齐国,秦国最强。“朝秦暮楚”是一些小国家战战兢兢的生存常态。
为了稳固国家,屈原建议对内进行变法改革,对外采取“合纵”策略,联合齐国对付秦国。
“合纵”就是几个弱国联合起来抵抗一个强国,秦国则采取“连横”措施,拉拢一些弱国来进攻另外的弱国,从而逐个击破。在国与国之间来回撺掇的这些名士就叫“纵横家”。
屈原凭借自己“博闻强识,娴于辞令”的本事,顺利说服齐宣王参与“合纵”。
公元前318年,齐、魏、韩、赵、燕各国国君齐聚楚国郢(yǐng)都(今湖北江陵县)。六国国君歃血为盟共抗强秦,并祭拜祖先和天地诸神。
3
公元前314年,楚怀王听信小人谗言,疏远屈原。后又有秦相张仪承诺:如果楚国与齐国断交,秦国将归还商於六百里地于楚国。
楚怀王天真地相信了张仪,欣然应允,并派人去齐国宣布断交。屈原激烈反对,被贬为三闾大夫。
结果张仪只给了商於六里地,说是秦王给的封地,取名叫“六百里”。
楚怀王恼羞成怒,于公元前312年向秦国宣战,此时被楚国断交的齐国却帮秦国一起来打楚国。楚国败,不仅没有夺回商於六百里,反而又丢失了六百里汉中。
楚怀王终于反省自己,懂得屈原建议的正确性。请屈原再次前去齐国结盟。
屈原临危受命,齐宣王也答应了再次结盟。
结果秦国秦惠文王去世,随后继位的秦昭襄王的母亲是楚国人芈月。
秦国人说服楚怀王与秦结盟,楚怀王再一次背叛了齐宣王。屈原强烈反对,结果被流放。
屈原离开郢都不久,秦国找借口联合其他国家讨伐楚国,一再被戏耍的齐国也积极响应。楚国大伤,不复强盛。
4
屈原被流放四年后,楚怀王召回屈原,命其再一次前去齐国结盟。此时齐宣王已去世,其子齐湣王继位。
屈原带着太子去齐国做人质,齐楚再次结盟。
公元前299年,秦昭襄王与楚怀王和平谈判,楚怀王终于强硬了一回,绝不答应割地,最终死在了秦国。
公元前298年,太子回楚国继位,即顷襄王。
顷襄王沉迷于声色,屈原劝他要励精图治,强大楚国。公元前296年,屈原又一次被流放。
这次被流放,十六年,期间屈原写了大量的优秀作品。
公元前278年,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楚顷襄王逃跑。屈原极度悲愤绝望,于农历五月初五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楚国。
屈原投江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到汨罗江边凭吊屈原。有渔夫将饭团丢进江里,说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咬屈大夫的身体。后来担忧饭团被蛟龙所食,想出用楠树叶包饭,发展成粽子。以后,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风俗纪念屈原,端午节也由此而来。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的“求索”精神,成为后世仁人志士所信奉和追求的一种高尚精神。
参考来源:
百度百科、《古诗词里的快意人生》
网友评论